为进一步促进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档升级,近年来,莆田、福州、泉州、厦门、南平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六地先后设立“河长日”,通过以上率下推动市、县、乡三级河湖长集中巡河履职,践行爱河治水初心,勇担兴水惠民使命,加速推进福建幸福河湖建设。
“河长日”是福建省各地在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的一项成功探索,也是引领全国落实河湖长履职又一项首创经验。
仅从各地确定“河长日”的具体时间看,就富有特殊的背景和深刻的含义,如:
莆田市为了更好贯彻落实2018年5月18-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确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即20日作为“河长日”。
福州市将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这一天作为“河长日”。
厦门市将1988年3月30日“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这一勾勒该市河湖长制雏形会议召开的日子作为“河长日”。
泉州市将2019年9月26日《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日子作为“河长日”。
南平市将“3·22世界水日”暨2022年《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水资源白皮书》发布日作为“河长日”。
同时,为推进“河长日”真正落实落细,福州、莆田市还采取加压推进,明确在水质全面提升目标任务完成之前,坚持每月全市开展一次“河长日”;南平市明确一个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河长日”,泉州、厦门、平潭等三个地方明确每年开展一次“河长日”。
发挥“河长日”的作用,有效破解河湖治理管护难题,如今已纳入各级河湖长的重要日程,他们坚持带头巡河履职、带头深入一线调研、带头推进任务落实、带头协调重大问题,有的采取现场办公、集力推进,有的还组织专项攻坚、集体会诊,使“河长日”成为协调重要事项、推进重点工作、解决难点问题的重要抓手,成为倒逼河长履职、推进河湖治理、促进兴水惠民的有效手段。如:
厦门市在首个“河湖长日”中,就聚力推动了埭头溪水质提升、杏林湾生态环境改善、筼筜湖生态补水等10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福州市把“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作为今年“河长日”的主题,策划生成了河湖水系综合治理、“两江四岸”环境提升、水上交通和内河旅游等一大批项目,利用每月集中“巡河日”、突出解决一项重点问题,目前全市已集中解决了涉河涉水问题5千个。
泉州市围绕“深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这一主线,利用“河长日”推动了“两江一带”(晋江、洛阳江、市域海岸带)生态水系建设、河湖“四乱”整治、碍洪突出问题整改、流域水质提升和“碧水清河”行动等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莆田市通过“河长日”集力开展“六清六化六方”专项攻坚行动,使木兰溪综合整治修复、生态景观提升、河流水质改善、干支流水系连通等均得到及时推进。
南平市将河湖水质稳定、“五乱三非”整治、碍洪问题解决等作为“河长日”的推进重点,及时打造了一批深受百姓欢迎的水清岸绿景美河湖。
“行政河长带头、全民携手共护”,这是各地“河长日”的一大特色,不仅有人大代表河长、政协委员河长、河道警长、法官和检察官河湖卫士的踊跃参与,还有企业河长、巾帼河长、河小禹、劳模河长、台胞河长、媒体河长和社会志愿者的积极助力。如:
莆田市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监督员”督促落实河长日活动,联合“媒体河长”对河道问题进行及时曝光。
福州市在城区内河设立行政河长和企业河长“双河长制”,采取政府牵头、企业联合和社会助力等多管齐下,对内河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大治理,一大批“乡贤河长”、大学生“河长助理”、“外卖骑手巡河队”、“银发考评队”等成为守护内河的生力军。
泉州市通过河湖长制一台戏、闽南话三句半、童心画水、征文演讲、南音、灯谜、剪纸等群众喜闻乐观的活动,以及有线电视、手机短讯、微信朋友圈、户外LED显示屏等对河湖长制相关常识的实时宣传,激发全民积极参与家乡幸福河湖建设。
厦门市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对“河长日”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并在户外标志性建筑、重要公共场所和社区学校公益广告进行展播,教育引导全社会关心爱护美丽河湖。
南平市把河湖长制写入村规民约,组建“百姓河长工作站”和护河联盟,不定期开展河湖长制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公共场所等“六进”活动,使“政府治水”转化为“全民护水”,如今一批又一批的河湖“守望者”,长年奔走在大河小溪,守护着青山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