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秋日暖阳下,八闽大地上水景怡人,风光正好。一股股清水流入千家万户,一座座大坝守护江河安澜,一抹抹绿色勾勒出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
这些都彰显着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创新突破多点开花,治水兴水步履铿锵。福建省各级水利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务实功,攻坚克难谋发展,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回首十年间,八闽大地上处处涌动着水利改革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全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累计解决1255.18万农村居民及82.5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灌区连年丰收保障粮食安全,累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5.2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3.5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0.63万吨;防汛抗旱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成功防御了130多场暴雨、17个登陆台风和60个影响台风;一批批水利工程筑牢水安全保障,新增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3座,新增库容14.52亿立方米;丰水地区的“节水路”不断走实,累计完成26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占全省县域的31%;“机制活、生态美”的招牌愈发闪亮,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3万平方千米,河湖长制工作连续4年获国务院正向激励。
累累硕果是波澜壮阔的奋进结晶,在治水兴水的道路上,福建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底色,坚持“三下沉”工作法,加快“一河一网一平台”建设,展现出全新作为,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清水流长 润泽民心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群峰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农民居住地点多面广,农村供水难度可想而知。
永春县云峰村曾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多但水资源匮乏的偏远山顶村,村民居住区离水源远,水量不稳定,水质没保障,“吃水难”曾制约整个村落的发展。
永春县水利局在下游建山塘,统一抽水,并率先试点引入浸没式超滤膜设备,有效过滤水体杂质,进一步保障饮水安全。随着工程通水及管网延伸,放心水流入了云峰村每家每户,全村3400多人“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现在这样一拧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都是以前日夜盼着的情景啊!”云峰村的村民黄先生乐滋滋地说。
福建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让山区、海岛、沿海半岛的千万名农民告别了“饮水难”问题,喝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水、健康水、放心水。
在偏远山区群众“有水喝”的基础上,福建按照“建管一体、全域覆盖,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思路,在建管体制、投融资机制、工程建设标准和组织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在全国率先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让农村居民实现向“喝好水”转变。
2020年,福建首个采取全市一盘棋、省市县三级共同推进的龙岩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签约并落地推进。项目通过打造以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为主,大中小结合、县乡村并举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解决城乡供水不均衡、不充分问题。
针对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融资难题,福建创新实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形成“政府投入项目资本金30%、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70%”的融资机制,实现“两手发力”,有力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资金。
重建亦重管。福建积极构建“建所到乡、运维到村、服务到户”的三级管护机制,逐步提升专业运维能力和水平,推动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
如今,一个个分散的水源通过区域优化配置和管网连通,逐步变成了一张张水网,福建城乡居民初步实现了同用“一缸水”、同饮“一网水”。
居民用上“放心水”,庄稼也要“喝饱水”。2012年以来,福建实施78个县(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102个县(次)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县建设,推进88处大中型灌区(泵站)节水改造,累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5.2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3.5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0.63万吨。充足的水源充当了粮食丰产丰收的“压舱石”。
筑牢防线 护佑江河
时间追溯到20200年汛期,八闽大地接连迎来22场暴雨、11次强对流、1个登陆台风、5个影响台风。
紧张的水雨情背后,是有序高效的应对措施。“我们在2020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调整,监测到‘黑格比’台风后,省委书记、省长第一时间到防汛指挥中心部署指导。”福建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严格落实防汛救灾工作党政同责制度,各级各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加强专项督导。各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备汛工作贯穿市县乡村,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福建水利人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科学举措,在2020年汛期交出了一份江河安澜、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福建水利部门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率先推广“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汛机制,在所有乡镇建立了防汛指挥机构,建立预案、值班、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等制度,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三个在前、三个精准、三个联动”有效做法,通过预案演练在前、会商研判在前、力量预置在前,精准指挥调度、精准转移安置和精准动员社会,强化上下级、部门间、各环节协同联动,不断完善防汛工作机制,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防汛理念不断升级,“硬实力”也要跟得上。福建前置洪水防御工作,通过迭代升级监测预报系统提前感知雨情水情,将防汛关口不断前移。
2021年8月5日,台风“卢碧”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而早在“卢碧”台风生成前,福建就已经拉响了防御警报。省水利厅、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通过多部门共享共用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短信平台、微信、“知天气”APP(应用程序)、“闽政通”APP等渠道向基层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保障信息传递到位。
“我们引进国家洪水预报系统,将主要江河洪水预见期提前到3~5天,预报精度达95%。”省水利厅防御处工作人员说。
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等重大防洪防潮工程,新建加固江(海)堤防近2000公里,为2170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在防汛防台风工作中运用5G、大数据和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移动排涝车等新技术、新设备,建成覆盖全省的防汛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实现省市县乡四级一体同步指挥调度……有了更稳固的防御基础、科技手段的应用加持,福建防御台风洪水的底气更足,防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织密水网 造福民生
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清清晋江水,流入金门千家万户,海峡两岸同胞的命运在这一刻又因水紧紧联系在一起。
金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金门用水量逐年增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地过度开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金门供水工程的建成,源自泉州山美水库的水,经龙湖抽水泵站抽水输水至围头入海点,再经海底管道输送至金门,金门乡亲们也用上了清洁水、安全水、生态水。截至目前,泉州已累计向金门供水超2200万吨,日均供水1.45万吨。金门民生用水逾七成来自泉州供水。
“两岸一家亲、同饮一江水”的梦想照进现实,背后是福建推动水利建设发展、构筑省级大水网的不懈实践。
福建加快推进一批骨干蓄引调水工程建设,新增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3座,总投资225.30亿元,新增库容14.52亿立方米。经过高标准、高强度、高质量的大中型水库建设,全省防洪抗旱减灾、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骨干水网体系加快形成。
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莒口水闸下闸蓄水,通水福州福清、长乐、闽侯等地;罗源霍口水库大坝主体封顶;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持续浇筑……目前,福建的4个在建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全部取得关键节点成效。
随着各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出供水、防洪、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全省的水旱灾害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逐步缓解,水安全基础愈加牢固,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发挥出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造福民生的重要作用。
既着眼长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又立足当下、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2021年2月,莆田市城厢区探索新型小水库管理体制,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将辖区小水库统一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管理,构建起“物业管家”式的新型水库管理模式。“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物业化管理让小型水库有人管、能管好。”城厢区水利局负责人许庆明说。
福建现有小型水库3405座,69%采用分散管理。2019年以来,福建持续探索创新管护机制,以区域为单元,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2021年,全省实现公益性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县域全覆盖,破解了无人管、无钱管、无专业管的“三无”难题,实现了维养从“业余”到“专业”的根本转变。
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管理模式创新迭代升级,助推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严格控水 创新节水
福建省河流众多,降水充沛,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0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在总体“丰水”的福建开展节水工作,难度更大。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福建结合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实际需要,不断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步伐,出台《福建省水资源条例》《福建省节水管理办法》等,基本形成了一套有福建特色的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制度体系。
随着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福建不断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严格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开展县域水资源配置规划。以流域、区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水资源调查、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配置等工作,将县域水资源配置规划作为各地谋划“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依据。
——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4条省界河流、12条省内河流均编制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所有生态流量管控断面均设立了流量在线监测设施。
——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全省安装取水在线监测站点1192个,基本覆盖了年许可地表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重点取水单位。
2021年5月,福建首批“节水贷”项目落地。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先后向福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福建海峡环保集团发放两笔“节水贷”共计770万元,用于福建工程学院旗山校区合同节水管理和福州洋里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
“节水贷”是福建省首个政银联合研发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是福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为节水企业、项目提供便捷优惠的金融支持,引导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节水领域。截至目前,“节水贷”已入库项目14个,授信贷款总额度23.26亿元,发放8笔贷款共3.58亿元。
利用学校宣传栏倡导节约用水,课上老师传授节水知识,学生制作节水手抄报,开展节水演讲比赛……走进三明市沙县三官堂小学,节水宣传工作令人耳目一新。
从娃娃抓起,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是福建各地将节水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生动实践。福建省水利厅依托福建工程学院建立全省节水教育基地,并联合省教育厅、省教育电视台深入3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节水微演讲、节水研学等活动,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节水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在全社会讲好福建的“节水故事”。
呵护生态 共享幸福
夜幕下,行走在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郁郁葱葱的草地环抱着碧绿的木兰溪,湖面上倒映出城市夜景,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
曾经的水患之河变成了清波安澜、润泽莆田的幸福之河。木兰溪的巨变,离不开福建各级水利部门不断深化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流域系统治理的追求与探索。
多年来,福建创新组织体系,坚持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总河长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3位副省长担任副总河长,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部担任河长,村级设河道专管员,省市县乡村“五级穿透”、河流湖泊山塘水库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架构全面形成。
组织架构搭起来,护河效率提上去。福建省级河长每年召开河湖长制会议,统一部署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做好河湖治理的“总设计师”;市县乡河湖长深入推进河湖治理保护,研究管河治河“施工图”,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河湖治理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如何统筹流域各地、协调多个部门,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水?
福建创新运行机制,以县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水试验,打造了一批河湖治理样板,探索了一批可复制的治水经验——
在闽江、九龙江流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与广东、浙江、江西建立汀江—韩江跨省保护、闽粤浙赣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等机制;聘请1万余名河道专管员,与水文、水政监察、生态网格等队伍联动,实现河道日常巡查全覆盖;建成河长制信息平台,推广无人机巡河、卫星遥感监测,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横向联通、纵向联动,福建破解了“九龙管水”难题,实现了“一龙管水”。
随着河湖长制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实践,福建将河长制纳入地方法规,出台了《福建省河长制规定》《福建省河道保护管理条例》等10多部法规规章,率先建立河长制省级地方标准,形成配套的水治理法规体系。同时,制定全国首个省级河湖健康评价标准,连续3年对全省179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和21座大型水库进行“健康体检”,发布了《河流健康蓝皮书》。
2022年,福建河湖长制工作再次获得国务院正向激励,连续4年获此殊荣。福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5年获得省部级以上正向激励的省份。
今年2月18日,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创立,搭建起全社会共建共享幸福河湖的舞台。这次有益探索,也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幸福河湖建设。
1985年,长汀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46.2万亩,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当地发展。如今,长汀总结出山地植被恢复、茶果园生态治理等多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
2021年10月,《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长汀经验”走向世界。
从赤岭荒山到绿满山野,从困苦不堪到脱贫致富,“长汀经验”的推广是福建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真实写照。福建坚持省委书记、省长共同任组长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出台政策引导水土保持发展方向,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严格控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并组织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
如今,福建大地上涌现出更多“水够、水好、水美、水富”的景象,“机制活、生态美”的招牌愈发闪亮。
回望来时路,福建在创新治水兴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山水城市更好造福于民;奋进新征程,福建水利人将继续牢记初心、勇担使命,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在绿水青山间奏起壮丽的交响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