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河湖生态环境全国领先,水土保持“长汀经验”走向世界,小型水库社会化管养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流域治理管理全面强化……近年来,福建省水利高质量推进“一河一网一平台”建设,努力实现“水够、水好、水美、水富”,多项成绩领跑全国,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支撑保障。
提速增效水利发展动能强劲
8月22日上午,闽江南港北岸江畔,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福州段)正式开工。工程计划总投资16.1亿元,是福州市中心城区补齐防洪短板的关键环节,建成后,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将全部提升至100年一遇以上。
至此,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漳州东南部沿海地区九龙江调水、闽江干流防洪提升等3个福建省“全国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全部顺利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福建省将“加快推进水利工程项目”作为稳投资的重要措施。紧抓利好形势,水利部门坚持“三下沉”工作法,推进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投资建设跑出“加速度”。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共完成水利投资323.65亿元,同比增长8%;项目开工持续加快,新开工142个,超额27.9个百分点;工程建设不断提速,6个重大水利工程、76个省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其中“172”项目罗源霍口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一闸三线”正式通水闽侯、长乐、福清。
与此同时,“水利惠民”快步推进。至2022年8月底,水利“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前或基本完成,农村供水保障、安全生态水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别完成投资6.64亿元、2.35亿元、2.71亿元,分别占计划的95%、112%、104%;城乡供水一体化在66个县区有序铺开,完成投资75.1亿元,开工规模化水厂69个,建设供水管网5840公里,受益人口达195万人;水电绿色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水电站生态泄流合格率达到省级考核目标;5个“十四五”首批移民后扶示范区已基本建成,第二批14个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库区移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水利部门的提早谋划、科学布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十四五”期间,对照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目标要求,福建省梳理提出“一河一网一平台”水利发展总体布局——持续打造福建幸福河、接续建设福建大水网、整合搭建福建水平台,努力实现“水够、水好、水美、水富”。
围绕“一河一网一平台”布局,福建省水利项目储备迅速增长,“十四五”期间谋划了163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638亿元,其中总投资936亿元的14个重大项目已列入国家规划;政府、市场“两手发力”,资金渠道持续拓展,目前已争取省级以上资金80.87亿元,获得地方债96.82亿元,占全省总规模的5.9%,获得银行贷款54.3亿元、各类社会资本41.7亿元,为水利建设储备充足“粮草”。
据统计,水利工程带动新增就业岗位约13万个,水利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奋楫扬帆正当时!据介绍,福建省水利部门正不断落实建设再提速、前期再加快、借贷再加力,计划今年完成水利投资550亿元以上,排名保持全国前十,力争全国前五,实现跨越增长目标。
聚智汇力打造幸福河湖“福建样本”
夏末秋初,漫步福州陈厝河边,河畔串珠公园草坪青翠,蜿蜒的河道上河水碧绿,水鸟翔飞。通过沿河步道,可以一直走到晋安湖公园,纵览平湖揽月、曲港汇芳等12景,尽享“闽韵古风”。
得益于水系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曾经黑臭的河水蝶变为“福州最美内河景观带”,串珠公园、滨河步道连起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八闽大地上,一个个幸福河湖正演绎人水和谐之美。
8月,莆田木兰溪畔,一场主题为“幸福河湖 美丽福建”的幸福河湖建设交流会在这里举行。
交流会上,聚焦当下河湖保护治理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各方专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今后,这样的交流会每年都会举办一场,为全省各地搭建幸福河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集结各方专家、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为各级政府、有关单位决策提供服务,更好地助力八闽幸福河湖建设。
2022年2月18日,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号召,福建成立全国首个省幸福河湖促进会,并在全国率先对幸福河湖进行系统解读,提出了“安全、健康、生态、美丽、和谐”五个方面内涵,在社会各界形成了共识。
开展《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研究,构建了36项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幸福河湖建设的省级地方标准项目;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模式和案例研究,完成了莆田木兰溪、福州内河等6个典型流域的调研报告初稿编制……促进会正成为福建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推手。
“打造幸福河,是‘一河一网一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福建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将投资780亿元,聚焦流域防洪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三大任务,建设幸福河湖,真正做到“水患得到治理、河湖健康美丽”,打造江河安澜、河川秀丽、人民满意的八闽幸福河。
从推广“高水高排+联排联调”福州模式和柘荣经验、继续开展“五江一溪”及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到推广木兰溪系统治理经验、新打造2000公里河流生态走廊,再到拓展提升“长汀经验”、推进精准治理深层治理,福建水利的“幸福事业”正奔向新征程。
数字赋能智慧水平台呼之欲出
2022年8月,泉州“水务大脑”二期项目进入实施阶段。2年前,“泉州水务大脑”一期第一阶段建设成果正式投入运行,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平台,加压泵站智能调度、安全生产综合告警、厂区安全巡检等智能化业务应用系统,汇聚成为泉州水务的智慧大脑,实现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节水“六位一体”完整水务产业链的智能化。
据了解,“泉州水务大脑”的应用,帮助泉州水务集团整体人员效率提升5%以上,制水供水单位能耗下降8%,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可靠性提升5%,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智慧水利建设,是水利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之一。作为数字水利建设的“优等生”,福建正着力搭建水平台,加速描绘数字水利建设新蓝图——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以数字化场景、智能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搭建信息共享、管理高效、服务优质的水平台,做到全行业“一屏管水”、全社会“一屏看水”。
数字孪生流域,是以物理流域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流域全要素、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过程的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实现与现实流域的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
线上,推进数字孪生智慧系统,对外建设宣传展示、服务公众的便民窗口,对内建设指挥决策、调度监管的辅助平台;线下,建设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教园,是福建水平台建设的两项重点任务。
在美丽的鼓岭脚下,紧邻福州市东三环的中国福建水土保持科教园正在加紧建设。
中国福建水土保持科教园是由水利部、福建省共建的首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教园。园区占地24769平方米,按照科教展示区、科普体验区、科研试验区、植被示范区、生态宣传廊“四区一廊”布局进行规划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水保信息监测站点、科研实验基地、技术交流平台、建设成果展厅、科普宣传窗口,发挥示范引领和宣传教育辐射作用,擦亮福建省水利行业科教示范名片。
至目前,线上数字系统已初步建成,内网即将覆盖全省,外网已开发完成;中国福建水土保持科教园预计今年底基本建成,明年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让百姓共享水利改革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
实现新跨越,再绘新蓝图,一个用水安全可靠、洪涝总体可控、河湖健康美丽、管理现代高效的水利新格局呼之欲出。福建,奋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