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溪:幸福生活在这里启航
2022-09-28   作者:章桂林   来源:安溪文明网

近年来,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整合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有效推动旅游等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造血”功能,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新型现代化农村雏形初现

朝阳初露,晨光熹微,湖头镇山都村文化活动广场,村民有说有笑,随着动感、时尚的音乐声,村民们欢快地跳起健身操,用活力和激情把村子从睡梦中唤醒。这是山都村每天都会重复的一幕。

在建设“三安幸福小镇”前,山都村也有自己的“忧伤”——3000多人口的村子,可享受的现代基础设施却十分有限,住宅、教育、供水、排污、集贸市场、环卫等都较为落后,甚至匮乏,亟待改善。

2012年,三安集团与山都村签订“村企共建、以企带村”协议,启动“三安幸福小镇”建设,先后实施幸福民居、幸福小学、幸福花田等20多个项目建设。如今,10年过去,一个“生态优美、村容整洁、设施完善、低碳环保、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现代化农村样板雏形已现。

村容村貌变了——古民居修复如初,新民居巧妙运用白墙、红瓦、红砖和石材等闽南传统材料,延续了传统建筑特色;出入村庄的道路全面拓宽,路灯亮了,排水沟有了,路两旁香樟、桂花、茉莉枝叶葳蕤;石钟溪经过整治,曾经的沿溪土路铺上了石板条,清澈的溪水倒映海芋和扶桑花的身姿。现在的山都村,山、水、田、林、宅等相互衬托,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现代田园意境。

生活环境好了——放置数十个垃圾桶和建立卫生监督机制,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彻底杜绝了村容脏、乱、差;拆除禽舍猪舍、限制圈养禽猪数量,取缔旱厕,新建水冲式卫生公厕,进一步提高村庄卫生户厕普及率。管线方面,曾如蜘蛛网一般的线路线网也统统下地,美观又安全。

生活质量高了——小学、幼儿园、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农贸市场、村民文化广场等配套项目投用,村民足不出村就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成立强村公司以及10多家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山都村有800多年历史,如今正是最幸福的时刻!以前房子是土坯房,出入是泥泞土路,自从三安幸福小镇建设以来,房子规划整齐,土路硬化,水电齐全,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村民裴清顺说。

山都村位于湖头镇西南部,村域面积12000亩,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人口3446人,村民收入主要来自花生种植、米粉制作加工、光电企业上班等,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21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3万元。曾先后获评农业农村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森林村庄、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因地制宜推动农旅大融合

山都村石钟溪观光休闲带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2022年4月,石钟溪观光休闲带一期工程正式动工,投入35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或改造的休闲区域,每天都能吸引数百人前来游玩。

据悉,山都村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西面紧靠五阆山,北面矗立白翠岩,南望大小尖山,青环翠绕,风景宜人,且旅游资源丰富保持原生态,拥有多处具有历史文化的宗祠和寺庙以及千年古树,更有石钟溪、畲坑溪、虎尾仑溪等溪流在村内蜿蜒交汇,宜游宜玩。

山都村党支部书记裴荣桂介绍,几年来,山都村深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特色农业,打造研学基地+研学生态观光旅游以及师竹轩花圃、艺术公园、休闲山庄等乡村特色景观,推出湖头米粉、鸡卷、咸笋包等纯正可口、深受游客青睐的原生态特色农产品,真正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游客休憩等公共设施,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创建村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及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推动村旅游升级,提升村旅游品质。

除了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山都村积极发展花生、荔枝、火龙果、百香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载“互联网+”的潮流便车,充分调动农民主动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激发出全村的创新创业活力,增加村民收入。

“未来的山都村将以山、林、溪为环境,以旅游和传统村落为载体,以农业为支撑,以休闲业为补充,以科技与教育为生命力,打造一个‘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裴荣桂说。

湖头镇党委书记黄文楷表示,党委、政府将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山都村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之路,依托村庄特色,将农耕体验、农业文化传承、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集为一体,打出山都村乡村振兴“新名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换挡提速。(安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章桂林)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