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前岐: 绿富同兴 建设生态产业新城镇
2022-09-09   作者:朱灵塬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由夏入秋,宁德福鼎市前岐镇照澜村的水蜜桃、油柰、李子接连上市,果农们忙碌着采摘、分拣、包装,水果丰收给果农带来“甜蜜收益”。

  由于适宜的土壤和气候及优越的生态条件,当地所产水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比如,水蜜桃种植面积约300亩,带动200多户果农人均增收三四万元。”照澜村党支部书记王月桃介绍道。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照澜村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多年来,以打造“宋代古村,诗画照澜”美丽乡村为总体目标,该村深入挖掘村庄特色,明确发展定位,做强“果”、做美“花”、做足“绿”、做美“景”,以特色的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目前,该村共种植水蜜桃、东魁杨梅、四季柚、茶叶、柑橘、李子、猕猴桃等4000多亩,实现农业年收入近1700万元,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打造特色富民产业的同时,开展多元化旅游项目开发,完成立面改造、古水碓修复、亭仔古街改造、休闲栈道建设等景观工程,促进农旅升级,增强文化底蕴,成为福鼎乡村旅游重点线路之一。

  “今年,我们还以村集体为主体投资建设一个客栈,预计年底建成,对接企业进行出租,同时开展三井溪河道整治,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推进单一观光游向综合乡村游升级,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王月桃说,2022年,该村将冲刺村财目标50万元。

  绿富同兴,小康路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前岐已是福鼎第一农业大镇,总人口达6万多人,土地面积3.8万亩,但人均面积却不足5分地,又是一个典型的缺粮大镇。为此,当时前岐实施了围海造田工程,开拓近万亩的发展空间。40多年来,前岐垦区从水稻转型发展蔬菜、特色水果种植、花果苗木经营等,一年四季丰收不断,成为名副其实的果蔬大镇。

  近年来,在原有基础上,前岐镇又全力挖掘区位、产业、人文、生态等方面优势,紧紧围绕“工贸繁荣、农业增效、生态崛起、文化振兴”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福鼎东部生态产业新城镇”。

  “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前岐镇薛桥村党支部书记张明炸口中最高频的词汇。2020年底,自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落户该村以来,原本偏僻的小山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变工人,房子变店面,餐饮、住宿应有尽有,一派繁荣。2021年,村财收入突破50万元。

  “我们正着手打造一条吃住旅游商业街,让村庄越变越好越美。”张明炸说。

  “以福鼎时代落户及照澜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契机,我们突出示范带动,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村庄,比如‘山海柯湾,桃韵鱼乡’‘和谐畲村,清新桥亭’‘品味乡愁、古朴黄仁’等,串点成线,连线扩面,催生乡村新业态。”前岐镇党委书记池凌峰说,该镇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两带三片区”,即推动照澜溪生态旅游开发带和红色文史休闲旅游带开发,创新发展沿海片、集镇片、山区片三大片区特色产业区域经济。

  随着规划布局落实落细,前岐镇先后改造提升大兰果场、照澜红心猕猴桃基地、丰岳农庄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照澜、西宅等果蔬种植大村实施大棚种植等现代农业项目;在桥亭、黄仁、武洋等山区各村,大力引导发展有机茶、油茶、茶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同时,将花果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举办桃花节,发展采摘园、农家乐等方式,不断加快农旅发展步伐,逐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强绿色产业,壮大红色旅游。前岐镇还深入挖掘前岐文史、红色革命史、挑矾史等地方特色文史、民俗,以闽浙边界红色文化展示馆为起点,沿西宅、龟岭、吴家溪挑矾古道,入桥亭、黄仁、熊岭等红色老区基点村,形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文史休闲旅游线路,让乡村热土焕发新活力。

  “下一阶段,我镇将立足实际,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续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打造福鼎城区次中心。”池凌峰说。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