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共护绿水青山好生态 共享宜居宜业好未来
2022-09-02   作者:张文奎   来源:闽东日报

初秋的夜晚,在南北岸公园环东湖步栈道,市民伴着三都澳徐徐而来的海风,滨湖散步,怡然自得。近年来,通过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举措,将东湖打造为城市“绿芯”,一座“城在海边,水在城中”的宜居之城让群众获得感满满。

多年来,宁德市不断强化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持续开展各县(市、区)长环境保护责任书考核,并从2016年开始将其升格为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制定出台《宁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推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通过推行环保约谈、环保“一票否决”等制度,推进生态环保责任层层压紧压实。

数据显示,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5年的96.1%提升到2021年的99.9%。重点流域、主要湖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霍童溪、交溪水质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霍童溪作为全省唯一一条河流参选并成为全国首批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

如今,从山区到沿海,从城市到农村,处处都能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幸福感。走进“云水小镇”寿宁县托溪乡,孩子们在家长的看护下,在清澈的鹤溪旁玩耍,岸边绿树成荫,溪里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见不到鱼虾的“红河谷”。

昔日托溪乡所产的“寿宁红”板材倍受市场青睐,经济利益驱动石板材厂野蛮生长,导致溪流变成暗红的“红河谷”。寿宁当地在巨大经济利益面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石材厂拆除,将矿山关闭。2018年,托溪乡35家石材厂关停,没有污染源,“红河谷”悄然变脸,还吸引了大批白鹭栖息。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宁德市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关停50座矿山、664家石材加工企业,加快“腾笼换鸟”、有效推动供给侧改革;全市排查整治工业炉窑2474个、关停治理涉气散乱污企业250家、完成大气精准减排项目224个、实施流域整治项目403个。新能源和时代新能源总投资近1亿元,建设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工程减排,成为全省锂电行业大气精准治理样板。

2018年,宁德市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着力规范海上养殖秩序,全面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依法养殖、科学养殖、生态养殖的路子。2021年,福建省政府在全省沿海地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推广“宁德经验”。对海洋生态环境极为挑剔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在销声匿迹20多年后,频繁出现在闽东海域。

8月17日,全国首单农业碳汇保险在福鼎市试点落地,为福鼎市特色农业产业提供3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这是继今年3月4日,全省国有林场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福鼎成功签约落地后,福鼎携手中国人寿财险发力“双碳”目标上又一大胆创新性探索。

近年来,宁德市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改革创新举措多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空间。宁德市持续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累计创建“绿盈乡村”1761个,柘荣、寿宁、周宁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制定实施《宁德市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全省首个环保类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环三都澳区域绿色发展基金会。

同时,实施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指导255家企业购买到1万多吨排污权,交易金额超1.75亿元;落实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累计评价1035家次。

护好绿水青山,体制机制是保障。多年来,宁德市把“建机制”作为生态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我们主动对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体制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对涉及面广、群众获得感强的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基层改革实施所需的配套设施等硬件投入,为贯彻执行改革部署和复制推广经验成果提供保障。”宁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宁德新建20座空气自动站、23座水质自动站,新增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3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14个,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海漂垃圾综合治理、环境风险防范应急处置、核与辐射常态监管等机制,充分运用在线监控、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初步形成“陆海协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

如今,在宁德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已经根植于心,成为共识。低碳出行、植绿护绿、生态发展等实践已体现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着眼于“双碳”目标,一场以锂电新能源产业等为主导的绿色能源革命正在宁德兴起,让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更足,“含金量”更高,让群众的生态获得感更强,生活更幸福。

责任编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