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张村“红军桥”
龙岩市连城县北团镇大张村,坐落在连汀交界处。原名大坑源,有100余户,500余人口。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连城县北团区大张乡(大坑源与张地井合为一乡,乡公所设在大坑源),设北团人民公社后改为大张大队。政府机构改革又改为大张村。该村处于连城西北部,距离县城30多公里,周边与本镇的张地井村、到湖村及长汀县肖岭村、马罗村相毗邻,相距都是4至5公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虽山高路险、气候偏冷,但这里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汀东游击队第一大队的“红色摇篮”。
1932年2月,在红军的帮助下,大坑源村成立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邹传身,文书邹铭盛,成员邹来德。同时成立农民赤卫队,队长邹礼维,副队长邹坤发良,旗手邹合生,队员有邹元盛、邹进雄、邹根维、邹富其、邹斯合、邹润斗、邹前万等10多人,还成立妇女委员会,主席肖金姝,成员肖玉凤、罗必莲。这些政权、武装组织一直坚持到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才停止活动。
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汀东游击队第一大队进入大坑源村,队部设在大堂屋邹南阳家(现邹连生家)开展革命活动。汀东游击队在大坑源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时间长达近8个月。据当年90多岁的邹富发老人回忆,汀东游击队第一大队进入大坑源村,不扰民,不进民居,队部驻扎在村口三角屋桥(当时四堡、北团至长汀官道之一。此桥后被村民称为“红军桥”),部队驻扎在这里官兵一致,经常帮助老百姓担水、劈柴、打扫卫生,广大村民都把红军当作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大坑源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邹传身一户一户摸底登记,动员群众纷纷让出房间给游击队员住宿。新路上邹玉水厅内、8间屋住了30多人。大堂屋邹南阳家住了30多人。祠堂里住60多人。队部后来改设在邹南阳院内左侧小楼上,4个房间分别是会议室、队长室、作战室,至今还有30多条红军宣传标语。当年大坑源村四处山头上都设有岗哨。据失散老红军、地下交通员巫金秀回忆,红十二军汀东游击队第一大队经常与宁化曹坊游击队保持联系。
1933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由四堡腊坑经埠头(现北团714水电站)进入大坑源村休整三天。该村上下全力支援红军的这次整训。
红军进村后,大坑源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邹传身立即召开会议,动员全村群众在红军经过的屋桥头,用竹片、松枝条扎成拱门,写“中国工农红军万岁”标语。邹传身还发动群众,第一次共筹集稻谷50多担。妇委会主席肖金姝组织20多位妇女连夜砻谷舂米,送到红军驻扎的每个家中去,帮助洗米做饭,20多个大饭甑不够用,后来就改用大铁锅焖饭。还发动年纪大的妇女漏夜锤笋壳叶,搬出家里做床秆的稻草,编织草鞋2000余双分发给红军。发动60多名妇女为红军洗衣、缝补。苏维埃政府连续三天动员群众凑钱买了6头大肥猪,宰杀后送给村里驻扎的红军炊事房,帮助焖大块肉、炒蔬菜、炒鸡蛋。红军离开时,群众自觉用大米做饭炒干,泡了7谷箩的米,用糯米裹1万多个粽子送给红军作为干粮。
苏维埃政府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加红军。其中村中青年邹根维等帮助红军挑担、带路。经长汀至江西途中因部队遭敌袭击受损,他们仅领了2个大洋回家耕田;另有邹坤发良、邹富其等12人随部队去后,至今下落不明。
1934年5月,国民党第三师、第九师进攻连城,明光县(即连城县)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岩头(今罗坊乡)的长坑店直至1935年春。在这段艰苦岁月里,白匪复辟,人民遭殃,大坑源村人民也遭受严重摧残。村里邹福维的一座两层土楼,写有不少红军标语,也被国民党第三师、第九师进攻连城时的残部30多人进村烧毁。写有不少红军标语的时任苏维埃政府文书邹铭盛及成员邹来德的两座房屋同时被烧,被掠走东西不计其数。赤卫队红旗手邹合生为躲避敌人抓捕,在逃跑时被敌人一枪击中左腿上部,造成终身残疾至死。
为纪念红军游击队,当年大坑源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邹传身曾锯了一块两尺长的旧屋桷板,用毛笔写上“红军桥”三个字钉在该村一座木桥桥头。到了1990年代因铁钉生锈、木板腐烂掉落了,后来村里又请人重新书写一块“红军桥”牌匾挂上。
大张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少革命史实尘封已久。直至近年,随着闽西红土地历史的进一步挖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汀东游击队第一大队在北团镇大张村的驻训历史才得以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