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爱吃什么?”“葡萄!”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赴新疆考察时,走进吐鲁番市葡萄沟,与群众热情交流,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富民兴疆的深情牵挂,又为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指明了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但有掉葡萄的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吐鲁番美丽富饶、瓜果飘香,这是大自然的馈赠。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农民可以说是端着“金饭碗”过穷日子,丰富的光热和风能资源,以及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吐鲁番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发展葡萄种植和民俗旅游业,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助力当地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掉葡萄的事”,也正是对这种发展路径的肯定。
不只在新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时都十分关注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富民特色产业的经验做法,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青海刚察县,强调把青海的生态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公园建设好,这是我们的宝藏,是资源,也是财富;在广西桂林,全面了解漓江两岸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情况,并肯定广西旅游产业大有可为。一次次关切驻足和殷切叮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地方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而谋思路、鼓强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旅游增添无限的内涵和活力,提升旅游的品质;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不断塑造和影响着文化,让文化传播得更加久远和广泛。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和旅游对地方发展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既能充分挖掘地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又能展现地方的特色历史文化,让文化更有朝气,让旅游更富魅力,让发展更有潜力。
文旅融合的目的在于打造富民特色产业,并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抓手,让当地百姓从中获得直观的经济收益。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文旅消费的体验形式,为游客提供个性、特色、多元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拓展文旅产业链,延伸文旅消费链,提升文旅融合的辐射力,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产业环节,最大程度地释放产业潜能。此外,围绕文旅融合,在产业上做出深度,要注重对当地农业资源的开发,比如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全产业链,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等,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题中之意,也是真正实现文旅融合富民惠民的有效之举。
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找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结合点,因地制宜都是一个关键。只有找准地方的特点,发挥地方的优势,才能真正走出适合本地的致富路径,让更多百姓过上好生活,“钱袋子”也鼓起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