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半年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创历史新高
2022-07-20   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7月20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与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问。

曾衍德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稳中向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夏粮小麦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坚持把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底线任务,以超常超强的力度,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2948亿斤、增加28.7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增加25.7亿斤,优质专用品种占比38.5%、提高1.2个百分点。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早稻及秋粮丰收基础较好。预计早稻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过六成、丰收在望。秋粮面积超过13亿亩,长势总体正常。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夏收油菜籽实现“三增”,面积超过1亿亩,单产创历史新高,产量是6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多万亩,预计大豆面积增加较多。

第二,“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生猪产能回归合理区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4277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4.3%。肉类和水产品全面增产。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5.3%,其中猪肉产量增加8.2%。牛奶产量增加8.4%,国内水产品产量小幅增加。蔬菜和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季节性回落。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6.2万个。

第三,产业带动就业增收能力增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832个脱贫县每个县已初步培育2—3个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上半年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15.5亿元,支持94.5万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发展生产。就业帮扶超额完成。指导脱贫人口外出务工的同时,引导更多脱贫人口在各类项目建设中就业。截至6月末,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32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7%。此外,东西部协作和社会帮扶深入开展。

第四,种子耕地农机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资源普查任务进度过半,已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万份、畜禽遗传材料6万份、水产遗传材料5万份。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首次审定一批绿色、专用和耐盐碱小麦品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建成和开工在建高标准农田7377万亩,占全年1亿亩任务量的74%。农机装备条件持续改善。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启动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进机收减损,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第五,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农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加工业恢复向好。上半年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6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比制造业高1.8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子商务较快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2.4%。乡村休闲旅游业逐步恢复。农村就业创业势头良好。建设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截至6月末,返乡农民工就业率90.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在产业带动、就业创业拉动下,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实际增长4.2%。

第六,乡村建设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专项推进机制,推动各地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创建美丽宜居村庄。今年对工作成效明显的20个市县予以督查激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加快建设。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在重要流通节点、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了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有序开展,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步推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超过61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5.5万个。

第七,农业农村投资稳步增长,农村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农业农村投资渠道拓宽。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827亿元,同比增长4%。乡村消费持续恢复。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万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恢复到2019年的98%。农产品进出口保持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达到16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总的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