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石英,1984年生,上杭县同福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上杭县通贤同福源家庭农场场长,先后获得创新2016年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龙岩市大中专生创业典型、青年创业标兵、龙岩市三八红旗手、龙岩市劳动模范、第十六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福建省三八红旗手、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刘石英展示她养殖的鸽子
“你知道‘鸽子妈妈’吗?”在上杭县通贤镇岭头村,一问起“鸽子妈妈”,大多村民都能脱口而出:你说的是刘石英吧。刘石英是一名“80后”,从大学“象牙塔”到城市白领,再到回乡创业养鸽子,不仅养鸽规模越做越大,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也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鸽子妈妈”。
心向故里,深山养肉鸽
2005年大学毕业后,刘石英在广东从事外贸工作,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身在大城市心却在远方的家乡。2010年,当得知家乡出台有关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政策时,她毅然辞职,携夫带子回到上杭县通贤镇,创办上杭县通贤同福源家庭农场,开始了她的肉鸽养殖事业。
心怀梦想的刘石英,坚信勤能补拙,尽管她对于肉鸽养殖一无所知。不懂就学,不会就问。刘石英吃苦耐劳、敢想敢干。为了让自己能沉下心来钻研学习肉鸽养殖之道,她把农场建在远离村庄的山坳里,有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刘石英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除了上网找资料、咨询专家外,她每天认真观察研究鸽子的生活习性,不断摸索养殖技术:鸽子下蛋了,她细心观察;小鸽破壳了,她精心呵护;母鸽生病了,她一只只喂药。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她一人身兼养鸽工人、采购员、技术管理员、业务员和销售员。
勤奋努力让她从“门外汉”成长为“土专家”,逐步摸索出了集生产、服务、技术、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16年,她注册“艺翔”商标,建立自己的肉鸽品牌,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峰回路转,危机化“商机”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农产品出现滞销,特别是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众多农户措手不及,刘石英也不例外。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活禽交易市场和餐饮业的封闭导致肉鸽销售不出去,刘石英养殖的几万只肉鸽面临滞销。成品肉鸽一天卖不出去,就得多花一天的饲料成本,几万只肉鸽的成本可想而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刘石英十分着急,而就在她拿着手机聊微信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既然线下卖不出去,那为何不走线上销售呢?说干就干,刘石英用自己的微信平台进行推广,通过微信朋友圈吆喝起了买卖,当起了“微商”,还发动亲戚朋友一起帮忙发布推广信息。通过微信平台推广后,她养殖的肉鸽不仅在当地畅销,还陆续接到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的订单。销量从刚开始的一天几只逐渐增加到上千只,刘石英滞销的几万只肉鸽很快就销售一空,而且还开拓了一条快捷的网络销售新渠道。
如今,刘石英的肉鸽养殖农场规模越做越大,肉鸽销售渠道也越走越宽。养殖种鸽6000对,年产乳鸽12万余只,培育种鸽10000余对,年产值达180余万元。
刘石英养殖的鸽子即将上车出售
深孚众望,再挑“新担子”
“嘀嘀嘀、嘀嘀嘀……”每隔一会儿,刘石英的手机就会响起,面对信息的“狂轰乱炸”,她一一查看,耐心回复。原来,这些信息都是合作社社员、养鸽培训讲座的学员、帮扶的贫困户发来的各种咨询和求助信息。
刘石英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后,积极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2015年,她牵头成立上杭县同福鸽业专业合作社,吸收101户肉鸽养殖户成为社员,通过合作社统一经营,当年就给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为了帮助更多的养殖户掌握科学的养鸽技术,刘石英定期开展肉鸽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讲座,累计培训1200多人次,其中每年免费开展2场100多人次的技术培训班,成功培育养鸽大户16户,带动600多户农户从事肉鸽养殖,共增加农民收入700多万元。合作社分别在2015年、2017年、2020年被评为“县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社”。
刘石英还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通过“农场+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创业、提供就业,到2021年通过激励性扶贫项目累计带动100多户养殖肉鸽和36户养殖肉鸡,增加家庭收入2000元以上。
刘石英的一举一动,周边的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6年11月,她获得了大家的信任与支持,成功当选为上杭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18年9月,她又被推选为岭头村党支部书记,担起了岭头村的发展重任。
“不仅要让大家通过养殖富起来,还要让村庄更有生机和活力。”成为了村书记的刘石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在她的带领下,岭头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村口主题公园、湖丘文化广场、污水治理等项目的一一落成,让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节节飙升。岭头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文明村,刘石英功不可没。
刘石英为通贤镇农户讲解肉鸽养殖操作
“敢于创业、勇于创新、心系乡亲、共同富裕”,“鸽子妈妈”刘石英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在创新创业上不断突破,还在带头致富、扶贫济困上时刻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