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河水碧,两岸草木青。
漫步宁化县石壁镇生态河堤边,迎面清风徐徐,岸边垂柳依依,河水潺潺清澈见底,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水越来越清,风景越来越好,草帽河长功不可没!”淳朴的百姓不禁夸赞。
群众口中的河长,便是宁化县政协委员、石壁镇副镇长罗振宇,是石壁镇乡级河湖长。因为在河边巡河时,他一直戴着一顶草帽,身着迷彩服,头戴宽草帽,脚穿球鞋,皮肤黝黑,为人憨厚,大家都笑称他为“草帽河长”。
实际上,罗振宇却不止“草帽河长”一个身份。
罗振宇(左一)在河边巡查
石壁镇的“河湖活地图”
时不时俯身“看河”、伸着鼻子“闻味”、弯着腰捡垃圾“度日”......石壁镇每一条河流,每一段小路,每一个沟渠都留下了罗振宇的脚印,他也被老百姓称为“石壁镇河湖活地图”。
身为河长,罗振宇深知:要治河,先知河;想知河,必须得巡河。以脚为犁、以眼为镜,走村入户查看上下游水质。在全面掌握河道基本情况后,罗振宇发现,经过前些年的整治,养殖、农业污染等问题明显改善,但沿线各村的生活污水设施不齐全,垃圾随意倾倒、畜禽养殖排放、水源退化的现象依然存在。
罗振宇巡查河段顺路捡走垃圾
针对以上现象,罗振宇进一步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座谈,调研了解详细情况,整理《石壁镇河情台账》,建立镇级“水质档案”。心有地图,行有方向,罗振宇依照“水质档案”一一解决相关问题,对于短时间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县河湖长办汇报,积极寻求帮助,问题不解决不罢休。
拱桥村水南坑地势较高,并处于供水管网末端。去年以来因降雨不足,出现了水源退化,导致用水高峰期,饮水用水紧缺成为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罗振宇调查清楚原因后,马上向县有关部门汇报,数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开源节流,增加补充水源并对隧洞进行疏通疏浚,改明渠引水为管灌,节省水厂日渗漏量,基本解决水源不足问题。
河湖污染治理的“硬汉”
罗振宇担任河湖长以来,无论霜冻晴雨,每天坚持早晚巡河。方圆几里的人都知道石壁镇有个好管“河”事的“草帽河长”,一些村民发现河里有啥不对劲,还会来向他报告情况。
罗振宇所负责的河湖水质有个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刘村村河段岸边有户村民私自在岸边新建了一处小型猪圈,以为没人能发现。但没过两天,罗振宇就知悉了情况,按规定要求养殖户自行拆除,但养殖户完全不配合,拒绝拆除。为了动员养殖户拆除,罗振宇前后上门10余次与养殖户真诚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养殖户解决囤积的生猪。养殖户最终同意拆除,一个大污染源彻底消除了。
此外,罗振宇一直奔走在宣传河湖管理保护理念的路上,创新“六进”宣传模式、拍摄方言版护河推广视频......他孜孜不倦地用行动引导群众爱水、护水、亲水、惜水,将自上而下的治河行为转化为自下而上的自觉行动。
紫色土上的“绿卫士”
“此山一无毛、二无皮、三无肉,只剩下光骨头(母岩)。”宁化曾经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昔日的石壁也饱受水土流失之苦,一下雨,雨水就裹挟紫色土入河,造成河水浑浊。位于石淮公路沿线,紧邻客家祖地,江家村是典型的紫色土流失重点村。
为加强江家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近年来,罗振宇为此多次积极奔走,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550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0余公顷,建设安全生态水系4.78km。
近期,该项目建成投用,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项目区减沙率达到3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从1520t/(km²•a)降低到930t/(km²•a)。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建成“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乡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有效保护沿河两岸农田,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条件及生活环境。
从石壁镇河湖“活地图”到河湖污染治理的“硬汉”,再到河湖治理的“绿卫士”,身份转换间,罗振宇步履不停。河湖指标的数字在变,河岸风貌在变,百姓上扬嘴角的弧度在变,不变的是,那一顶草帽,那一身迷彩,依旧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西溪两旁。
如今的西溪,像一条玉带镶嵌在石壁的大地上,与两岸百姓相偎相依,诉说着“与水为邻、人水和谐”的悠闲与静谧、富美与发展。
而在有着多重身份的“草帽河长”罗振宇眼里,护河的行动,不过刚刚开始。( 庄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