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㊲林凤兰:能人引路山林生“金”
2022-06-15   作者:程文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林凤兰,1976年生,现任柘荣县迦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获得宁德市“三八红旗手”、宁德市劳动模范、宁德市农村实用人才、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图片1.png

林凤兰在进行田间管理

奇幻多变的交溪云海、童趣无穷的萌免园、悠然自得的房车营地、生机勃勃的猕猴桃基地……掩映在绿树和翠竹之间的宁德市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土地撂荒,群众收入较少的偏僻山村。每当有人问及村庄变化背后的故事,村民们总会提到一个人——返乡能人林凤兰。

携技术助山区脱贫

林凤兰是柘荣县迦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早年在陕西眉县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合作,以柘荣野生猕猴桃为基础培育出适合高山气候生长的猕猴桃品种,在当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后来,该品种因其特色鲜明的果色、果型,独特的口味在中国猕猴桃大会、世界猕猴桃大会上崭露头角,也让全国人民了解到了福建高山猕猴桃。

WPS图片(6).jpg

林凤兰参加世界猕猴桃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

2015年,林凤兰收到老家半岭村“两委”返乡创业邀请,希望她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考虑到半岭村地处高海拔地区,且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发展猕猴桃产业,林凤兰便答应下来。次年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村民以自家土地入股等方式,建立了占地500亩的奇岚山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同时,她还鼓励部分贫困户以小额贴息贷款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每年领取固定分红,实现半岭村民共建基地,共享收益。

WPS图片(7).jpg

林凤兰(右一)参与合作社生产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林凤兰还吸纳周边村民尤其是贫困户以常年入社务工形式入股,工资按照当地工资标准正常发放。2016年以来,每年入社务工人员达2000多人次,带动半岭村入社务工人均收入11000元以上。对于一些不能长期从事田间体力劳动的精准扶贫人员、贫困人员,则安排他们喂养生态养殖区的家禽,看护种植区安全、打扫卫生等工作,获取工资收入。2019年,基地吸纳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推“抱团”促产业融合

猕猴桃产业的成功让半岭村民都愿意跟着林凤兰一同干事创业,而她也愿意和村民抱团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黄金糯稻就是其中之一。

黄金糯稻是半岭村的传统产业,过去每年丰收时节许多农户都为销路发愁。如今,林凤兰与村里的种植户签订合作协议,收购他们种植的黄金糯稻酿造“黄金糯米酒”,仅此一项2019年就增加农户收入8000元。目前,合作社与村民合作种植养殖项目包括,黄金糯稻、高山红米、高山大米、茶叶、太子参、土鸡、谷子鸭等众多农产品,所有产品均由合作社包装销售。

WPS图片(8).jpg

林凤兰(右一)指导农户种植猕猴桃

2018年,林凤兰以半岭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契机,带领村民延伸基地产业链,打造新“业态”。由基地投资2000万元建设“奇岚山”休闲观光农业园,园内设有猕猴桃采摘园、观赏性萌兔园、林下种植园、特色房车露营区、民宿体验区等乡村休闲项目。如今,原本“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半岭村成为柘荣及周边地区居民亲子假日游、周末一日游的目的地之一。2019年以来,已吸引游客超20万余人次,为村民创收超60余万元。

随着游客的增多,农户生产的农特产品也成了畅销货,部分村民也开起了农家乐,实现村民“足不出户把钱赚”,生活越过越红火。

作为女性创业者,林凤兰不忘回馈妇女姐妹,带动她们共同致富。她以迦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主动对接妇联组织培训资源,每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种植技术等方面培训,并为妇女提供固定岗位,带领她们参与合作社发展生产,既增加她们的家庭收入,也解决了她们照顾老人孩子的问题。她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柘荣县妇联肯定和支持,个人入选柘荣县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作社被评为宁德市级示范合作社、宁德市巾帼示范基地、福建省省级示范社、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2019年,林凤兰率先在基地建设了“妇女微家”,与妇女姐妹们面对面拉家常、聊生活,为她们排忧解难、去疑释惑,让姐妹们在农闲时间多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好去处。

对于下一步发展,林凤兰也有着明确的规划。她将依托英山乡“人民公社”背景,打造“生产队文化”,利用“猕猴桃基地+生态林+半岭村”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的地理环境,把三者生态型结合建设在一起,整村推进“半岭人家”乡村旅游建设,打造特色民宿、露营基地、摄影基地、拓展训练、农旅体验、绿色农产品基地等一站式家庭游、周末游性质的健康养生中心。

责任编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