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金盾,1965年生,现任石狮市协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德化县协盈科技种养场负责人,先后获得石狮市十佳青年农民、泉州市劳动模范、泉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农村创新创业明星、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耕地机、插秧机、收割机……,不论什么样的农机,在他手里样样“玩”得很溜。数十年坚守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这在工业化、城镇化蓬勃发展的石狮市,显得卓尔不群。
钟情农机尝“甜头”
1965年,林金盾出生在福建晋江沿海的莲西村(现属石狮市),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性格。1978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用打工攒的钱购买了一辆拖拉机,这机器一天可以耕地20亩,耕完自家的田地之余,还为当地农民提供犁地服务,林金盾初尝农机替代牲畜、人工的效率。
自学拖拉机维修技术,善于保养机器,遇到故障自己动手排除,基本不耽误工作,这名“犁地能手”的耕作服务逐渐向周围村庄发展。犁地是最繁重的农活之一,其他农活也不轻松,当初有人问他“下种施肥插秧……所有农活能不能都用机器啊?”他回应说:“以后实现给你看!”
1985年,20岁的林金盾向农场承包了一片田种植水稻,当年喜获丰收,一下子跻身“万元户”行列。当时,改革开放前沿的石狮市处处充满新商机的诱惑,村民纷纷投身服装面料加工行业,但热衷农业机械化的林金盾,对农业热情不减,坚持在自己的农场经营上下功夫。
2003年,林金盾买回一批大型农合机械,从平整土地、犁地、施肥、育苗、插秧、喷药、收割、脱粒、烘干,每个环节都有机械替代。有了排涝机,植株就不会因为大雨积涝受损;有了收割机,成熟的稻子就不会因偶遇强对流天气烂在田里。而且,新进的“大铁牛”一天耕地效率是以前的拖拉机数倍,他的农场开始展现机械化的魅力。
服务能力增强了,林金盾在农业服务的基础上,成立石狮市金盾农机抗灾救灾应急服务队,将业务范围向抗旱救灾等领域延伸。
机械“种田”有奔头
为适应农业新形势,服务更多的农民群众,2006年,林金盾成立石狮市协盈科技种养场,承担各级部门农业“五新”推广任务,他的“全程机械化”开始吸引“粉丝”加盟。2010年4月,林金盾将25名农机服务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石狮市协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25户核心社员总资产达160多万元,拥有排水抢险车、抗旱挖掘机、大型耕作机、联合收割机等专业农业机械等各类设备34台,实现跨区作业,业务覆盖到惠安、南安、晋江、漳州等地,年均参与救灾20余场(次)。
合作社于2012-2013年入选省级示范社名录,2013年被授予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目前,合作社年均作业服务面积2.5万亩,在保农时抢收抢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带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在有关部门鼓励下,林金盾决心继续推广全程机械化示范农场。2016年3月,林金盾到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安营扎寨,流转土地320亩,成立德化县协盈科技种养场,承担2016年福建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这是石狮、德化两地跨县合作项目,林金盾决心让“全程机械化”在山区发挥效应。
云溪村山丘环抱,方圆百里没有工业厂房,水、土、空气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种植生态大米的理想环境。当地政府修筑了通往农场的水泥路,林金盾及时进场,平整了土地,修建了农业机械机库和工人宿舍,买来育秧盘、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喷洒机械等,全面实现水稻耕、种、收、植保、烘干环节全程机械化,惠及周边农户共同增收增富。
林金盾全家进驻山区,除了管理老家的农场和泉州和周边地区的生产服务,他一有时间就会蹲在新的农场。在德化县协盈科技种养场带动下,当地农民种粮积极性迅速提高,林金盾将自费平整过的数百亩稻田送给村民耕种,他的农场继续经营320亩耕地,继续充当引领示范角色。
在福建山区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最大的威胁就是地形和酷热潮湿的气候造成巨大的机器损耗,他多方寻求解决办法,坚持推进机械化耕作。根据他的账本,目前一亩水稻,仅仅在种、收两个环节,机械化耕作的费用就比人工便宜325元。
“机械化耕作的成本优势很明显。”林金盾说,全程机械化特别适合具有耕地规模的家庭农场推广,他希望在实践中继续摸索,破解相关难题,让机械化耕作成为福建农业生产的主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