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周敏: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身手
2022-05-17   作者:颜珂 钟自炜   来源:人民日报

海风已暖,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一处海面上,几十口鱼箱整齐排向远方。“眼下正是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叶周敏将饲料熟练地撒向海面。眼前这片蔚蓝浪花里,随波欢腾的大黄鱼,寄托着他新一年的期望。

这是叶周敏养殖大黄鱼的第六个年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海洋经济大潮里,即便是养殖一尾大黄鱼,也有年轻人足够宽广的舞台。”

大鱼箱,仿野生,精细化……科技赋能下的养殖新模式,令这名26岁的小伙子信心满满:“养殖海域面积达8万平方米,今年预计产出超过600吨的优质大黄鱼。”

宁德地处福建东北部沿海,被誉为“大黄鱼之乡”。可传统方式养殖,地处内海、养殖密度大,产出的大黄鱼肉质一般、土腥味浓,“价格掉得厉害,一斤只能卖15元。”叶周敏介绍,与之有着鲜明对比的是,野生大黄鱼每斤能卖一两千元。能不能改变传统方式,养出接近乃至比肩野生品质的大黄鱼?

品质差异,关键在水质。能否把大黄鱼养到更远、更优质的海水中?

海域靠外,水质更优,环境却也更复杂,若赶上台风,更是毁灭性打击。水质优、风险小,养殖大黄鱼的理想海域在哪里?2017年,上大二的叶周敏跟父亲一道,开车遍寻宁德海岸线的角角落落。揣着一股年轻人不服输的拼劲,“从周末到寒暑假,一有空就出发。整整一年时间,行驶距离超4000公里。”

理想中的那片海,终于在霞浦县斗米村找到了——海域靠外,北边又有小岛可挡台风。2017年9月,叶周敏创办了大渔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就在这片海投下了两箱鱼苗。同步“颠覆”的,是养殖模式——舍弃传统小箱密养,采用宽达3600平方米的大鱼箱,更好地模拟野生环境。

全新尝试回报丰厚。2018年底,第一批品质优良的大黄鱼长成。“那年春节,我和家人到浙江销售推广,很快得到市场认可。”叶周敏说,短短几个月,首批大黄鱼销售一空,公司销售额迅速突破百万元。

渔歌起调昂扬,波折却也随之而来。2019年,大学毕业的叶周敏准备大干一场。“投入两年积蓄,又贷款300万元,将养殖网箱扩大到5个。”没成想,遇到了养殖技术的新瓶颈。“采用大网箱养殖后,鱼苗情况、海水质量等更加难以检查。稍有不慎,鱼苗便会生病。”叶周敏说,一次突发的鱼苗生病,就造成了近千万元损失。

一筹莫展之际,2020年6月,母校闽江学院伸出援手。“像叶周敏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学校一直重点关注,扶一把送一程。”闽江学院教授何伟表示。

何伟前后带着十几位专家,实地调研后,提出将养殖经验与数字科技相结合,实时监控鱼群生长动态和水域水流环境。

“利用学校提供的数字技术,我们在养殖网箱内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温、流速、盐度等数据,随时调整养殖方式。”叶周敏介绍,“例如,大黄鱼进食量会根据水温变化。以往我们只能凭经验喂食,现在则根据监测数据调整,饲养精准度大为提高。”

校企合作,青春渔歌愈发悠扬——养殖模式数字化升级,助力叶周敏2021年卖出价值3000多万元的大黄鱼。作为校企合作典型项目,渔场也成为闽江学院教学基地,“学校有关科研项目有了全新实践场所。”何伟说。

瞄准海参养殖优势产业,叶周敏与闽江学院科研团队联手,尝试利用海参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内脏提取海参肽,加入大黄鱼饲料中。“海参肽富含氨基酸化合物,是优质有机饲料。”叶周敏介绍,“技术成熟后,不仅能变废为宝,实现产业循环利用,更可养出吃海参长大的大黄鱼。”同时,学校正加速对接融资平台、销售渠道、产业协会等,帮助叶周敏的养殖公司加快品牌化建设。

深远海养殖,是现代化水产养殖的方向之一。不过,深海养殖设备投资大、技术门槛高,仅是动辄上千万元的养殖设备一项,就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叶周敏心中,也有一个“深蓝梦”,让他颇具底气的,是密集出台的政策利好。“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德提出促进渔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培优做强水产种业、推进水产精深加工等,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含金量”十足的政策礼包接二连三。“例如深海养殖设备,如今,企业每年只需支付一两百万元租金,就能租用制造成本达3000多万元的高科技远洋养殖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叶周敏告诉,“我相信,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深蓝梦’照进现实的距离不会远。”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