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看看,我家井都干了,你说咋办?”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党支部书记吴进友的家门被村民老吴拍响。吴进友一打听,原来“上游”的一家人用水多了,处在“尾水”不利位置的老吴家的水流就小了。
回忆起过去“争水”的日子,吴进友直摇头:“用水问题成了咱们村村民生产生活的心头难事。”
如今,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管网。目前,大溪镇已有19个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投用,实现全镇25个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愁吃水”已成为过去式。
“必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大溪镇壶嗣村现有村民2105人,耕地面积2400亩,生活用水、农业种植都需要用到水。此前村民用水主要依靠自家挖井,但一遇到干旱,即便用上水泵,水井也无法储满一桶水,只能到几公里外的蓄水池取水。
说是蓄水池,其实就是用水泥造的简易池子。蓄水池建于上世纪80年代,容量70余立方米,主要承接山上流经的山泉水,既没有过滤设施,也没有消毒设备,蓄水效率还特别低。“由于缺乏专人管理,蓄水池水体里常年沉积着泥垢和杂质,遇到雨季还会混入泥沙。”吴进友说,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山上多种植果树,施用的化肥还会渗入地下,汇入山泉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隐患。
2019年,省里下派的科技服务团成员、在平和县水利局挂任副局长的蒋守健看到这样的现状,心头一紧:“必须要解决平和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让村民们都能喝上放心水。”
在2020年5月的全省贫困户饮用水大排查、大检测中,蒋守健带领县水利局工作组深入平和各乡镇,从水质、水量、保证率、用水方便四项指标着手,对全县已脱贫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排查核实,建立饮水安全问题清单,严格落实“一户一档”要求。
为让农户喝上“放心水”,蒋守健和工作组多次对大溪镇水源地进行现场勘查和水质检测,对照问题清单,制定经济可行、技术适用的解决方案。他们迎着晨风走、踩着夜露归,村民的所想、所盼、所怨,他们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想在心里。
“家家户户都通了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村民们把饮水问题摆在了台面上,可谁也没想到事情解决得这样快。
蒋守健深知,要让村民喝上放心水,还得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一系列前期勘查和精细谋划后,2020年底,壶嗣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动工。项目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有机电井、150吨不锈钢蓄水池、一体化净水设备等,日供水能力300立方米,水量供水保证率达95%,可满足村里1738人用水需求。
2021年4月,村里迎来了通水的大好日子。村民们到厨房,水龙头一拧开,干净清澈的水就哗哗流出来,再也不用每天到蓄水池挑水了。村民吴树彬高兴地说:“以前取水靠走,现在吃水靠扭。”
清水来了,心气顺了,村干部工作也更有劲头了。作为饮水提升工程的管理人员,吴进友即便再忙,每天也要到水站转转,看看机器是否运转正常。
和壶嗣村一样,峰山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2020年完工,村民也从“没水喝”到“喝好水”。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文坤介绍,项目投资70万元,建有一座沉淀池、两座蓄水池和输水管网等,日供水量达102吨,可满足峰山村松柏林自然村600人的用水需求。
60多岁的村民吴木河就是这个水站的受益者之一,每季度他都自愿对蓄水池进行清淤清理,干得特别卖力。“看,这里的水多清澈!”他打开蓄水池的井盖,一脸喜色,“以前天热时干旱缺水,冬天低温缺水,吃水难问题困扰了我们几代人。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