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49张手稿连缀而成、名为《陈定波烈士革命的一生》的连环画,它摆放在陈定波纪念馆的中心位置。连环画上,饱蘸历史记忆的黑色线条勾勒出陈定波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他是中共福马工委的组织部长,为紧守党的秘密,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州牺牲的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3月的福州光明港公园内,树木绿得葱茏。黄捷在树木掩映下的陈定波纪念馆告诉,他对陈定波的了解最开始来自父亲黄世铨。黄世铨是新中国成立前福州的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参与了南台岛新民主主义青年会等革命组织,他的入党介绍人正是陈定波。
2016年,黄捷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父亲黄世铨对他说:“你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了,就应该多为福州的革命烈士和烈士后代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父亲的嘱托下,黄捷开始走进烈士后人群体,守护和宣扬革命烈士的精神从此成为他退休生活的一条主线。
黄捷(左)介绍自己为陈定波烈士创作的连环画。 池远 摄
以绘画致敬英雄
说起《陈定波烈士革命的一生》连环画,绕不开黄捷为合葬于东屿的七位烈士所创作的系列画作。
1949年3月18日至8月17日,陈定波、陈大鹍、严章等七位共产党员为求解放前赴后继,壮烈牺牲。福州解放后,他们被合葬于长乐东屿村。他们的合葬地后被建成东屿革命烈士陵园。
“闪闪红星映山红,颗颗心灵志相同。前赴后继求解放,化作山河一片红。”七位烈士的事迹让黄捷深受触动,写下《映山红的志向》一诗,同时将这段历史带给他的感受传递于画笔——七位烈士在党旗的指引下,背靠黑暗面向璀璨的天光,见证着冲破黑暗迎接黎明的时刻,由此而作成《拂晓风暴》。此外,他还描绘了每一位烈士面对死亡威武不屈的画面,并题诗一首。
画作通过网络在烈士后人间传播,身在外地而无法当面致意的烈士后人也郑重发来留言,黄捷至今保存着他们的留言。2017年2月11日,严章烈士的后人这样写道:“您的画作凸显了画家的功力和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这是我在元宵节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向您致意!”
如今,《拂晓风暴》被陈列于东屿革命烈士陵园内。陵园的修葺和管理、讲解员培训也在黄捷的张罗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
艰难而富有意义的尝试
陈定波的后人看到了黄捷为七烈士而作的画后向他提议,不如将陈定波的生平画成连环画,用这种生动的形式让陈定波的事迹为更多人知晓。
画连环画岂是易事?福州解放前曾在小学担任全科教师的黄世铨也擅长作画,听闻此事后不无担心地问黄捷:“你真的能画得出来吗?”
黄捷不敢轻易承诺,但他愿意试一试。这一试他就全心全意投入了将近2年的时间。
要创作,首先得深入了解陈定波的生平故事。2019年,由黄捷牵头召集数位老同志,举办了陈定波烈士革命活动学术研讨会。“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才了解到‘十二金兰’的故事。”黄捷说。95岁的连淑香曾是陈定波在林森师范学校的同学,黄捷还记得,她一走进陈定波纪念馆,眼泪就与回忆一起“决堤”。
当年,陈定波在校内为了活动方便,提议以“义结金兰”的形式,让同学们名正言顺地在一起畅谈革命理想与国家的未来。十二位同学就此结成“十二金兰”,并照相留念。这张照片连淑香保存了70余年后,郑重地捐给纪念馆。
通过老同志的讲述和资料的不断搜集,黄捷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个个画面,这些画面不仅是情节的还原,建筑街道、服饰发型也以当时的历史情境为根据。为了尽量不影响家人,作画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晚上。凌晨三点,灵感乍现,黄捷会立刻从床上起来冲到桌子前拿笔作画。满意的先留着,不满意的还需再推敲,画作挂满了家里的白墙。
用连环画定格不朽
领导学生运动、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农民运动,伪装成杂货店老板和货郎完成党的地下工作,陈定波一直在革命的路上一往无前地走着。一直到1949年7月,作为福马工委组织部长的陈定波接到了前往大洋向陈亨源汇报工作的任务。
陈定波拖着未愈的病体立即起身赶路,不幸在8月5日被敌人抓捕。敌人发现陈定波的身上带有一份经过加密的“解放地图”,却无法破解。当时有人亲眼看到敌人对陈定波施加吊打、用烧红的铁条穿脚后跟、用刺刀挑脚筋等酷刑。敌人企图撬开他的嘴巴,但陈定波死守秘密。
1949年8月16日下午,福州解放前夕,敌保安团拖着已经无法行走的陈定波向南溃逃。途经晋安桥时,恰逢几位希望营救他的地下党同志站在桥头,不少同志回忆起当日,仍然记得陈定波远远地望见他们,用眼神制止他们行动后便扭过了头。
2021年4月,黄捷在家里的餐桌上完成了最后一幅连环画。画面中,陈定波两手掌心被钉在了墙上,鲜血直流,但脸上依然坚定,直视着敌人的枪口。画面上的时间定格在1949年8月17日,陈定波年仅24岁的生命也定格在福州城解放这一天的凌晨。
黄捷拍下整部连环画送至父亲病床前。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看到画便忍不住大哭,是为了曾经的战友,也为了儿子对他这一生所追寻的理想的认同。
连环画完成,黄捷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希望能在东屿革命烈士陵园内种上映山红,表达后人对烈士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