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福建以“福”命名,有着丰富的“福”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也随着历史上闽人迁台而在台湾地区不断传播、弘扬与转化。可以说,闽台深厚的“福”文化根基,是两岸血脉亲情关系最好的佐证。
闽台“福”文化的生活民俗表现之一就是“吃福”。每年的很多重要日子,闽人注重通过丰盛的食物来庆贺。台湾的饮食文化与福建一脉相承,“台菜”正是由闽南菜发源而来的。1949年后,不少来自大陆各省的军民将家乡的美食文化带到台湾,例如面饼、馒头等北方面食,台湾的饮食文化便形成以闽菜为基础,并且受到各方菜系影响的多元口味。闽菜招牌“佛跳墙”至今仍是台湾喜庆宴会、过节年菜中的佳肴。
台湾“办桌文化”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福建“办酒”的宴客文化随着人的迁居而到台湾。在结婚喜庆、乔迁入厝、弥月庆生、祭祀庆典等场合,闽台地区都会举行“办桌”的民俗筵席以庆祝。清代台湾方志中可见“家有喜事及岁月时节,宴客必丰”“肴罄山海”。清中叶,士绅阶层兴起,亦有在私人园林的花厅中举办由专业家庭厨师料理的宴会。“办桌”习俗在闽台地区,既代表了闽台人对美食的讲究与追求,也代表了闽台人对重要纪念活动与日子的仪式感,菜式选择与命名包含许多美好的寓意,宾客座位的排列与上菜顺序也十分有讲究。“办桌”通常由“总铺师”负责主导菜色与流程,“总铺师”在台湾则衍生成为继承传统且守正创新的职业。
闽台深厚的“福”文化还体现在“祈福”上。海神妈祖信俗是闽台最著名的民间信仰,在两岸均拥有众多信众,寄托了依海而生的渔民对平安的祈愿。“三月疯妈祖”是台湾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指的是在妈祖诞辰的农历三月,各妈祖庙宇举办形式多样的庆典纪念活动。台中大甲妈祖绕境进香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宗教活动”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信众参与庆典活动。
春节丰富的礼俗也是闽台人“祝福”“接福”的重要表现。闽台人过年,会制作“红龟粿”“发粿”“菜头粿”“丁仔粿”等年糕,寓意长寿、发财、好彩头、添丁等。农历十二月二十四“送神日”、大年初四“接神日”、正月十一“吃福”、正月十五闹元宵,闽台的春节充满仪式感。特别是正月初九“拜天公”为闽南和台湾地区春节最热闹的民俗,指的是玉皇大帝圣诞祭拜仪式。与闽南人相同,台湾人也会用生仁、红豆、柿子和花生等带有吉祥平安意涵的年节供品,以及凤梨(旺来)、苹果(平安)和柑橘(吉祥)等水果,敬祈平安和顺、行运发财。
闽台的传统建筑、民间技艺也无不体现“福”文化的丰富内涵。例如,台湾的雕刻技艺主要由闽人的木雕技艺的传播而形成,从建筑雕刻、神像雕刻到器物雕刻,较多地运用了平(瓶)安如意、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鱼)、松鹤延年等,成为传递美好寓意的生活艺术。台湾有着众多的庙宇建筑,主要承袭闽南建筑风格,以较具有特色的剪瓷雕,将龙凤图案、福禄寿三仙、双龙戏珠刻在翘脊燕尾飞檐之上,记录并呈现了台湾的历史与人文。台湾有众多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如台北故宫作为收藏中国国宝古物的建筑,呈中国宫殿式楼宇飞檐楼阁、黄边蓝瓦的风格。位于嘉义的故宫南院以中国水墨画的飞白、浓墨与渲染三种技法,分别打造出飞白馆、墨韵楼两栋楼。
闽台的民间艺术也记录、传达了闽台人的精神寄托和对“福”的向往。例如,闽南语族群中最兴盛的传统戏曲之一歌仔戏,于1900年前后产生于台湾宜兰,以闽南语演唱文言文和白话文为主。上世纪20年代,台湾歌仔戏团到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演出,在漳州大受欢迎,漳州遂即成立歌仔戏班,后更名为“芗剧”,也传入厦门,流传于福建闽南地区。歌仔戏最著名的“四大柱”——《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什细记》均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与历史人物。再如布袋戏,清朝时期随着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多采用武侠小说为创作蓝本,而后陆续发展为以传统文化与武侠故事为主、以民间文化习俗为辅,表演中强调忠、孝、仁、义、德等中国传统价值观。如今,歌仔戏、布袋戏被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广泛转发与运用,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自清朝闽人迁台,将福建的饮食、信仰、民间技艺、艺术文化带到台湾,将“福”文化的多元样式也带到台湾,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福”文化在闽台两地深耕,形成丰富的人文景观,也成为闽台一脉历史的见证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