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加快少数民族乡村全面振兴
2022-03-21   作者: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独具民族风情的村寨门、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色彩斑斓的民族风墙绘、层层叠叠的梯田茶园……初春时节,走进宁德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仿佛置身于桃花源。

云门村是周宁县唯一的纯畲族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村,地处咸村镇里兰山右侧,因唐代名寺云门寺得名。村庄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畲族山歌、畲族服饰、婚嫁风俗等民族文化传承有序……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云门村却是有名的贫困村,陷于产业基础薄弱、青壮年外流、农村空心化等困境。

近年来,云门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全面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推进村容村貌建设,建成畲族特色山寨门、凤凰休憩园、文化展示馆、观景长廊、鼓楼等特色村寨景点,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

云门村的蜕变是宁德市高标准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和福建省民族工作重点地区,现有45个少数民族成份,占全市总人口的6.46%。全市设1个少数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9个畲族乡、246个民族村。全市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有59个,少数民族自然村约有1000个。

针对部分少数民族乡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造血”能力不足等情况,近年来,宁德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宁德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采取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挂钩帮扶民族乡村、建设特色村寨、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举措,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宁德市民族宗教部门积极引导少数民族乡村因地制宜培育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并优先安排资金、项目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2018年以来,全市共落实特色产业少数民族资金约1500万元,支持民族村发展产业项目118个。

此外,宁德市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坚持保护为先、传承为基、传播为要、融合为重,以文促旅,以节兴村,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节庆文化活动,不断打响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品牌。

“春风”拂过,百花盛放。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各地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工作有声有色,多点开花。

近年来,虎头村依托“千亩桃园”资源优势,以桃花为载体,连续多年举办“畲乡桃花节”,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霞浦半月里村充分发挥畲族文化优势,推进文化保护、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福鼎白茶故里方家山村秉承“生态白茶,白茶富民”的发展思路,持续做强做大茶产业,带动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放眼宁德,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之花正绚烂盛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好宁德市《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五条措施》,共同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增强少数民族乡村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奋力谱写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新篇章。”宁德市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