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平和县岩坑村的改变从道路开始——“返乡的路,一年比一年好走”
2022-02-15   作者:陈晓云 刘健宁 罗龙海 林伟涛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今年春节,在外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漳州平和的岩坑村渐渐热闹起来。

“我们从广东回来,一路高速,高速出口3公里就到家门口,返程时间比往年整整少了4个小时。”村民曾阿龟感慨道,“返乡的路,一年比一年好走。”外出务工十多年,从土路到水泥路,从山路十八弯到如今笔直的高速路,曾阿龟的回家路年年有变化。

岩坑村位于平和县国强乡西部,是县级重点老区村,也曾是县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村子四面环山,交通设施薄弱,村民外出不便,农副产品流通困难,是该村往日的窘境。

近年来,岩坑村乘着政策的东风,实现了道路村村通,村民外出不再是难事。“在云平高速通车后,我们抓紧完成岩际线路面改建一期工程,让岩坑村村民出行更方便、更安全,也惠及了崎岭乡溪头村与霞寨镇联荣村千名群众的出行。”岩坑村党支部书记、村长曾凡平介绍道。

“不仅路好了,村庄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返村乡贤曾胜利乐呵呵地说。2013年,他刚回村时,河流两边随意搭建了旱厕、猪圈,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蚊虫苍蝇到处飞。“那时候门窗都不敢打开,一开满屋子苍蝇,现在,我家门窗常开着。”

岩坑村坐落在大芹山麓东面的石皇帝山下,花山溪源头溪水从村前流过,四周的山丘和生态山林枝繁叶茂,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岩坑村因地制宜,依托现有山水脉络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提升。

在规划建设上,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好古厝、古树,融入闽南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在治理上,通过“扫干净、拆清楚、摆整齐、保畅通”,拆除乱搭乱建,临时搭盖、旱厕、猪圈等废旧建筑,清理陈年垃圾;在管理上,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好“人、物、钱、管”问题,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各类基础设施。一系列措施下来,让岩坑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诗意再现。

如今,走进岩坑村,沿着纵横交错的道路行走,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环境优美的庭院、溪水潺潺的河岸。冬日暖阳下,村民沿着河岸木栈道散步,三三两两在凉亭里聊天,“岩坑村三个自然村全部建设了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了村道亮化及溪边道路护栏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实施了‘牛下坑’排洪道整治工程。今年,我们着重清理了冬坝坑百米水沟,硬化沟渠,建设了村口河边百米人行漫步道,进一步提升了人居环境。”岩坑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润南介绍说。

“路通,景美,宜居生态,打算过两年,结束漂泊回家乡,忙时修篱种花,闲时好友小酌清茶,过上归隐田园的生活。”外出务工回村的村民唠着家常。

下一步,岩坑村计划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推动乡贤返乡创业,带动村民改良蜜柚品种,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让村民收入稳定增长。“村里今年计划建设一个蜜柚大棚,通过引进优质运维团队经营管理,将岩坑村的农副产品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还要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岩坑村人居环境,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带动岩坑村经济发展。”平和县国强乡副乡长郑耿伟说。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