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南平市光泽县有这么一个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妻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奏善事,下凡降吉祥”的对联,中间书有“灶君”两个大字,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放在旁边。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我小时侯,一到腊月初就天天数着天数,还有多少天过年,嘴里唱着“跳呀跳,笑呀笑,新年就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拍着手,笑着跳;砰叭放鞭炮,新年好热闹……”过新年对小孩子来说,是多么高兴的事呀!大人就给我们孩子讲过年的规矩:“有钱没钱,砍柴过年。(当时农村每家每户都用大灶煮饭,一日三餐,用柴量较多,每天都要烧柴100斤左右。大人们,小男孩就得多砍柴)有钱没钱,浆洗过年。(家庭妇女就得把家里的被单、蚊帐、窗帘等都要浆洗干净。正月有客人来就有柴火烧,整个家庭里里外外都很干净)”。
过年的习俗非常多,有贴对联、剪窗花、贴年画、放花炮,喜气洋洋,纳福迎新。过年民间还流传这么一句老话,叫做“清完旧账过新年,账清来年赚大钱”,大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就是春节的第一天了。如果没有在这一天把账单算清,要账的人心里面就会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过不好年。而欠账的人心里也记着这个事情,更担心大年初一要账的人跑上门来讨债,不吉利!所以双方都需要把旧账在新年前算清。
大年三十吃鱼,不能吃光。寓意年年有余(鱼);大年初一不扫地。过年初一是福气请进门的第一天,不打扫福气就不会跑;大年初一不回娘家。初一是亲友互相拜年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家里也会有亲友上门,作为主人家要留在家中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过年不打孩子不吵架。好氛围就有好的开始,家庭和睦是寄望在往后的一年中,家中一直和和美美;大年初一不睡懒觉。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古代人讲究劳动越多,所得到的收获就越多,不睡懒觉因此而来;大年初一不要叫别人名字起床。叫人名字起床,有被“催”的嫌疑,被认为是不好的兆头;大年初一不借钱。古时候财富是福气的一种,借财会被认为是漏福的一种,因此成为过年禁忌之一。
过完年,正月初二就要给长辈,族家上辈、长兄、亲朋好友等拜年,通过拜年的传统习俗和年事活动,营造了过年时浓浓的喜气氛围,展示了敬老爱幼、知恩图报、团结和谐的美德情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