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是中国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欢迎的文字。福建是有福之地,而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泉州,自古以来,“福”地就存在于大街小巷、田野山林。泉州的“福”缘源远流长,她和这座城市相生相伴,被烙上深深的泉州印记。
崇福寺
新府口“福”字红墙
幸福街口公交站点
九日山延福寺
金鱼巷百年“种福居”
泉人爱福 延福千年
泉州人对福,情有独钟。泉州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自古以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宋代诗人谢履在《泉南歌》中写道:“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无论是在有限土地上的耕作,还是面对汪洋大海的探索,其中的艰辛和风险不言而喻。因此,泉州人祈福爱福,期待平安顺遂,幸福康乐,这样的寄托也体现在泉州众多带福的地名里。
九日山下的延福寺,兴建于西晋太康九年(28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是现存泉州最早的海丝宗教史迹之一,至今香火绵延不绝。盛行于宋元时期的九日山祈风仪式,是泉州先民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独有的祈福活动。
祈愿过上幸福生活,是老百姓最淳朴的念想,福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泉州人。在泉州,带福的地名据不完全统计有600多个,包含了寺庙、村居地、水库、道路、桥梁等,其中最多的是居民点和寺庙,居民点(包括自然村、社区、小区等)有170多个。泉州市行政区域的名称中带“福”字的有2个,为安溪县福田乡和永春县介福乡。
泉州的各县市区中,地名中含“福”字最多的是安溪,有200多个,其次是南安,150个;河流名称中带“福”字的全市有13条,分布在安溪、永春、南安,如福林溪、福洋溪、福德溪等,它们多因寓意和途经之地而命名。在这些地名中不乏重名的,如以“幸福”为名的有10个,分别用在道路、社区、水库的命名。有意思的是,泉州也有“福鼎”,而且有10多个呢!
泉人爱拼 奋斗得福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泉州人明白,幸福不能只靠祈求,更重要的是挥洒汗水,实实在在地奋斗。所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成了这个城市最具共识的哲理。泉州人崇尚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幸福之花。奋斗得福,在泉州很多“福地”中都能找到生动注脚。
位于安溪县兰田乡福春村、坐落于山涧中的“福春桥”,在能工巧匠的建造下,自宋代起屹立近千年不倒,不仅是沟通祥华乡的古驿道,也是当地木材、茶叶源源不断输往外界的贸易之桥。每逢赶墟日,村民汇集桥上摆摊贩卖的热闹场面,藏着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创造幸福生活的努力与向往。
为改善生存环境,为防止山洪冲毁桥梁,德化县汤头乡福山村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乱石块砌成桥台,又在台上架设巨杉木为梁,铺设木板,建造了“福田桥”。一桥飞架,被山水阻隔的福山村和下涌村之间“天堑变通途”。
鲤城区幸福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自发形成传统的鞋业批发一条街,稳稳地做、实实地干是个体户们走向幸福的起点;十多年前,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际,幸福街的批发商户们与时俱进,把这里做成全新的电商一条街。每年网售高峰期,这里人声鼎沸,车流如龙,见证奋斗的收获。
还有泉港涂岭镇的“幸福水库”、晋江陈埭镇陈塘村的结砖福利桥,虽然名气不大,但守得一方风调雨顺、安全便捷,都是当地百姓甩开膀子干出来的奋斗结晶。
民生福祉 “泉”民共享
泉州不仅多“福”地,泉州人民更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说到底,百姓有福享,才是泉州的大福气。
市区崇福路,路不宽,是条很有历史的老街。这里居民感受很深的是这些年来公共交通的改善。居民说,不仅公交班次变密了,这些年陆续增添公共自行车“小黄人”、微型公交“小白”。最近,居民们还在热议古街巷改造提升,不少改造的古街巷就在离他们不远的老城区西街、中山路一带,他们有空就会去逛逛。
住在丰泽区福新花园城的居民,是市区较早住上高层电梯房的一批市民,小区名“福”中带“新”,当年在附近也是个明星楼盘。如今居民们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这些年,泉州在这些民生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增学位、建医院、减负担,老百姓得到很多实惠。
泉州申遗成功,收获全国文明城市、“长安杯”、国家创新型城市等国字号“金招牌”,古城29条街巷提升工程渐次启动,19个“聚城畅通”项目联动连接古城与新区、环湾组团,泉州湾跨海大桥降费,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城市发展、百姓享福,生动诠释了泉州品质之城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