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78.4平方公里的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富饶的资源未被开发:有山水形胜、矿物土壤,有田园风光、传统风味;有久远的文明未被挖掘:有古廊桥、古祠、古道、古井、古树等;有曾经闪亮的明珠被岁月的尘烟遮盖:有历史、有家族、有传统文化以及一代一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留下的各种生活习俗;还有一如既往的河流在静静等待着你再一次的亲临。
都说最古老、最完善、最美丽的乡村一定是在中国,镇上有16个行政村与81个自然村,不就可以代表中国最古老而传统的村庄吗?你可以想像这里一定隐藏着传说里的山巅和百鸟聚集的丛林,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久违的乡音、乡情、乡俗和乡味,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从卓氏家谱中的“水何以浊,唯源本清”一路走到高山茶、猕猴桃、中草药、大棚菜等农业发展,再到休闲康养特色小镇的诞生。我们在“百村千树”的美丽清源,走进梦龙天池旁的小木屋啜一杯清茶,观物洗尘;在晚熟的葡萄架下,数一角星晨,剪欲乐志;在古民居的“童谣”民俗梦中,沉思静悟……
在生活的万种风情里,拥有过什么才能使人生变得有趣而美好呢?走进清源镇童洋村的“童谣”文化园,你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只见这里家家户户把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门前屋后摇曳的花草也显得格外亲近自然,让你心生向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连接二十几栋土木结构的古厝。据说在清代,这里曾住着10位刘姓武举人,所以不用说话,古老的时光留下了生活的印记,尽管如今看上去有些许冷寂和萧条,但一山一水间都留下生命的延续,一砖一瓦间都浸润了先人们居住过的痕迹,一草一木间都散发着一股特别的气息。它像一棵无声的孤独的大树,经历过无数岁月的风雨仍然挺力如初,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宅院,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在它坚定的内心和宽厚臂膀的庇佑下,穿过斑驳的日子,静静老去。
先来到古家具馆,看老床榻、八仙桌、漆金柜,门梁、窗雕、石刻,还有我也叫不上名字的竹编的生活用具,看到它们我仿佛看到许多有趣的灵魂深藏其中,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从遥远的缝隙走来又渐渐模糊在我的视野,生活的智慧在不会说话的物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再来到民间传统刺绣馆,栩栩如生的仙翁寿桃、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形态各异的几百个肚兜、触目惊心的“三寸金莲”,让我想到久远的岁月里那些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是否有不为人知的无奈和不甘,或者也为了心底的一份美好和想要的承诺而活到白发苍苍?尽管世俗捆绑,但无论如何,她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曾经拥有过少女的梦,她们每一个人的手上肯定都拿起过针线,让这些绣品开出一朵花来。北路戏馆让我想起几年前来到寿宁时初次听到的北路戏,一个不大的宗祠戏台,下面挤满黑压压的人群,戏一上场,风花雪月便不在隔墙之外。我记得我的诗是这样写的:总有一个灵魂,附在稀有古老的戏曲中,历经几百年的孤独,然后在一场戏里完成生命与其的对视。戏一散场,已是春秋几度,飞叶逐水,喟叹人生终是梦一场,不如独辟一隅心灵的桃花源,从此岁月静好;茶博物馆各种茶壶、茶具,悠悠千载,醇香的茶汤酝酿着古朴的雅静,“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或幽居独饮,或携友畅谈,有茶的生活悠闲自得,那架子上朴实憨厚的粗茶碗,让人不由想起孩童时豪饮的无限乐趣。后面还参观了洞宫书画艺术馆、考工馆等展馆。“童谣”文化园集民俗文化的力量,用它接地气的最接近生活本色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乡村生活的美丽视角,让我们体验了家风传承的魅力,嗅食人间烟火与市井风情的味道,感受到了乡村文化景观的活力再现。
一卷书,一幽室,一杯茶,过着品茗听雨的生活,是多少人行走在纷繁的世界里想要去拥有的简单生活,在温暖而湿润的避暑胜地寿宁,有古老的廊桥、有北路戏的唱腔、有下党乡的彩虹、碑坑村美丽的鹅、还有“童谣”文化园没有打开的梦等待着与你的不期而遇,还等什么呢?让我们吹着徐徐的晚风,行走在美丽的荷塘,闻一片茶香、爬一条古道,寻觅古老的院子一砖一瓦斑驳的影子,还有那遗失在岁月里三寸金莲曾经挪过的脚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这个夏天,我愿意坐在没有友人畅谈左右的寿宁,归隐田园,听取蛙声一片,如莲花般的心事悠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