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屏南:且以诗意共远方
2021-12-21   作者:叶陈芬 甘叶斌   来源:闽东日报

仙山牧场上回忆革命峥嵘岁月、小梨洋村里感受甘国宝文化、龙潭村里品味文创产业带来的精彩……如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山城屏南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文化塑魂、旅游铸形。文化要传承,旅游是重要载体;旅游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内核。宁德市屏南县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历史馈赠了众多文化瑰宝,慷慨的自然赋予了一片秀美山水,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资源。

圪头村

为此,屏南县紧紧抓住全市打造百个各具特色的金牌旅游村、十条串联山海的精品旅游线路的有利政策和契机,持续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自然生态、古镇古村、特色农业、红色文化等资源整合,构建以“白水洋·鸳鸯溪”为核心,双溪、龙潭、仙山牧场等为支点的“1+N”多元融合发展格局,推动旅游经济全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

整合资源促进文旅融合

11月27日,白水洋·鸳鸯溪景区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文化和旅游部首批认定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同时被授予“2021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称号,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两项殊荣的景区(公园),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5A级景区。

被誉为“奇特景观,亲水天堂”的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近年来依托独特的水资源和丛林地貌优势,大力开展极限运动、户外休闲健身运动、水上运动等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截至目前,景区已开发水上皮划艇漂流、冲浪滑水、水上舞龙舞狮、水上传统武术等体育运动项目十余种,并成功举办了多种体育赛事,在宁德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进程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除了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屏南境内还有刘公岩、太堡楼、鸳鸯湖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山、“植物活化石”水松林、仙山松海景区等一批独特的自然景观,是福建首个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全省十佳林业县。

屏南还是一座文化之城,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还有四平戏、平讲戏、双溪铁枝、红粬黄酒酿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传统村落22个、省级传统村落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6个;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之乡”“中国红粬·黄酒文化之乡”“中国本草养生文化之乡”等。同时,屏南还是中国民间药膳示范县、福建药膳美食名县,是理想的休闲旅游和康养旅游胜地。

如何让镌刻着厚重文化印记的城市,在新时代发展中熠熠生辉,让一方沃土更有文化,让文化更有价值?

近年来,屏南县坚持文旅立县、生态立县,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线,把文旅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编制《屏南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屏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开发特色文创旅游产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从原有以白水洋鸳鸯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主,到现在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双轮驱动”“双向齐下”,屏南开辟了一批旅游线路。

目前,全县有白水洋鸳鸯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漈头古村落旅游景区、小梨洋旅游景区、北墘黄酒文化旅游景区、双溪古镇旅游景区、漈下古村文化旅游景区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5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四星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个,金牌旅游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3个,旅游小镇3个。

完善设施提升旅游品质

酒旗招展,酒香弥漫。冬日正值黄酒酿造季节,走进代溪镇北墘村,醇厚的酒香伴着乡村美景,化成美好记忆留在游客心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高林密、清泉醇洌的北墘,独占制曲酿酒优良条件,铸就了北墘深厚的酒文化。近年来,该村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酒”为媒,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

为深化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今年来,北墘村着力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共计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村内电力改造项目、村内主道白改黑项目、河道建设、夜景工程、黄酒技艺展示馆、主题民宿改造、酒吧建设、六角古井周边环境提升、房车营地等项目,目前,已完成村内主道白改黑项目、夜景工程一期、黄酒技艺展示馆、房车营地、河道等建设;酒吧建设、六角古井周边环境整治、主题民宿改造等项目开展顺利,预计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设。

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屏南,曾经饱受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之苦,导致“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打破制约旅游发展瓶颈,屏南县围绕“吃、住、行”以及“游、购、娱”,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

便捷的交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随着宁武高速、政永高速、衢宁铁路屏南站、“镇镇有干线”建成,屏南县城至乡镇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极大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也让乡村游更加火热;全县建设完成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形成完整、准确、清晰、规范、统一的旅游标识系统。

旅游集散中心竣工、游客服务中心完工投入使用、指挥中心投入运行,实现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急指挥执法平台、舆情监测、视频监控、旅游项目管理和营销系统等功能。

依托一流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田园风光,屏南县提升住宿级配水平,合理发展星级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特色主题酒店、民宿、农家乐、特色餐饮等,现全县有四星酒店1家、民宿宾馆400多家,接待床位6000多张,经营土特产品商铺80多家,特色餐饮店铺160多家,形成特色餐饮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

此外,屏南县还按照“一镇一特色”思路,突出资源禀赋,注重乡镇差异,因地制宜打造棠口镇药膳养生小镇、双溪镇文创旅游小镇、长桥镇万安桥文化休闲小镇、甘棠乡甘国宝文旅小镇、代溪镇黄酒休闲小镇等,挖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美丽环境”不断带来“美丽经济”。

突出特色打造地方品牌

11月20日,2021年“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两岸乡村生活风物展在屏城乡前汾溪村正式启幕。

在前汾溪村,有一所集“艺术教育+研学旅行+写生创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这是屏南县政府与中国美院、屏南千乘文创企业三方共同创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前汾溪)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

龙潭村新老村民共办乡村艺术节

此次研修营结合前汾溪村“中国美术学院乡土学院·宁德”“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第四批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契机,携手中国美术学院、台湾“见学馆”团队等,汇聚人气、集聚发展,形成乡村美学教育、观光农业、两岸美食的集聚地,让前汾溪村富起来、美起来、活起来,有效激活乡村文化旅游活力。

在前汾溪村感受完美学教育后,还可以去厦地村与水田书屋来场浪漫邂逅、到四坪村看看璀璨星空、在双溪古镇品味厚重的历史文化……时下屏南,春赏花、夏戏水,秋有采、冬有节的旅游新格局已经呈现,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屏南县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做好“+旅游”“旅游+”文章,通过体育+旅游、文创+旅游、休闲农业+旅游、药膳美食+旅游、影视+旅游等,形成了文创、休闲、康养、研学等系列旅游产品,全县文旅业态产品不断丰富。

尤其在“文创+旅游”方面,屏南立足生态、文化、古村落等资源禀赋,探索形成了“党组织+能人+村民+古村落+互联网”的文创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艺术创作、创意产品、研学旅行、文创旅游、社会美育等“文创+”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打造了前汾溪、龙潭、厦地等一批不同形态和特质的文创基地,呈现“人来、村活、业兴、文盛”之势,“文创屏南”品牌愈来愈响亮。

同时,屏南还以节会活动为龙头和引爆点,带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步入快车道。“闽东之光‘四季屏南·乡村有约’”屏南乡村文化旅游创意活动月系列活动、甘国宝文化节、端午民俗文化节、黄酒民俗文化节、8·18中国白水洋文化旅游节、“茶盐古道”村庄越野赛、双溪元宵灯会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节赛品牌正成为“生金孵银”的有效载体,山城屏南好声音不断、好戏连台。

成绩是对奋斗者最好的奖励,更是不断前行的动力。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之外,屏南2016年至2019年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2.15%、30%,文旅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近2万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大量劳动力就业增收,旅游收入在居民纯收入构成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旅游业作用不断突显、地位不断上升。

逐渐上升的数字见证了屏南县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站在新起点,屏南县将抢抓机遇、砥砺耕耘,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努力让屏南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形象“亮”起来,让文旅康养产业在新时代再度绽放出迷人光彩。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