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021-12-10   来源:福建农村网

近年来,福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一个以主体备案为立足点,信用建档为切入点,信用评价为着力点,信用公示为聚焦点,信用应用为落脚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在福建落地开花,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监督抽检

监督抽检

“立信”为先 存档备案强监管

茂林绵密,举头见绿,一汪汪碧翠的茶山尽收眼下,淡淡茶香沁人心脾,在安溪县,60万亩茶园尽是这样怡人的风景,勾勒出万千茶农的幸福图景。

茶叶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生命线。为此,安溪县积极探索,坚持以绿色发展、质量兴茶为导向,出台《茶十条》产业扶持政策,从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十方面为安溪铁观音发展注入新动能。

茶门“立信”,筑牢质量安全体系。安溪县针对农产品、农资生产经营这一关键主体,在“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化示范、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等关键要素上,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强化事中关键环节的监管,并通过信息公开,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对认真履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的生产经营主体给予奖励2万枚合格证/一品一码追溯标签。

农安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全县农产品和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基本健全,信用档案逐渐成为监管考核、市场评价、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安溪县有了发展茶产业的底气,“生态茶”“基地茶”“庄园茶”“合作社茶”“有身份证的茶”等依托生态基地建设,每一叶茶都是安全、放心的,令安溪县销路更为顺畅,茶业招牌更加声名远扬。

安溪县只是福建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隅。

福建省积极开展主体备案,将2.44万家已办理营业执照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部登记备案,并纳入省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监管;将1.24万家农药、兽药、肥料、种子、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登记备案,并纳入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监管。

完善信用档案是重中之重。福建省应用“并行系统”和“农资监管平台”,加强信用档案信息采集,实行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目前,全省已创建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档案2.44万个,存档汇聚数百万条信用信息,建立包括统一信用代码、许可证号、产品名称、购销单位等基础信息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9100多个。

摆摊设点宣传

摆摊设点宣传

“评信”增值 联合激励正风气

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开展农安信用采集及评价,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要。

莆田市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工作,按照日常监管、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配合监管四个方面设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将食用农产品行业守信行为划分四个等级:守信(A级)、基本守信(B级)、失信(C级)、严重失信(D级),对全市114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了诚信等级评定,其中A级49家,B级65家。

守信得到联合激励,让诚信增“值”,让德者有“得”,充分调动起协会自律、主体自治、社会共治的积极性和良好氛围。

在福建省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中开发建设生产主体星级评价模块,各级监管部门通过系统实时上传质量监测、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信用星级评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信用评级高的企业进行明星企业展示。同时,积极推动将赋码出证(达标合格证/追溯凭证)情况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及时完整规范上传追溯信息,上市销售产品全部源头赋码出证的生产主体,提高信用评级,对未落实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的生产主体降低信用评级。

福建省组织各地和各有关单位及时归集整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三品一标”等生产经营主体荣誉表彰信息,列入守信“红名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将国家、省级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制定出台福建省农资企业重点监控制度,将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经核实审定后列入“黑名单”。

为了引导茶企业“自律”,形成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安溪县在失信联合惩戒方面出台了“黑名单”制度,信用信息得到有效征集与共享,事中关键环节得到全程监管,失信得到联合惩戒,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全县有5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因失信问题而被取消农业项目资金扶持。

“用信”落实 良性循环促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匮乏是当前各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试点探索中遇到的一大“阻路石”。

福建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与扶持补贴、评优评先、试点示范、创建认定、品牌推选等工作挂钩,促使生产经营主体重视信用,从而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管,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信用监管格局,实现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建设的良性循环。

在信用试点工作中,莆田市仙游县根据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充分运用监管、检测、行业信用等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探索推进分级动态监管模式:将近三年有被检测为不合格、监管中存在较大隐患的农产品及生产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巡查,督促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信用得分高于90分、未出现不合格农产品的主体实施低频监管,减轻生产主体负担;针对“双随机,一公开”中发现的监管、检测问题进行分析,对潜在隐患产品及生产主体实施预警监管,要求生产主体及时报送农事信息,结合线下巡查,防止隐患发生。

福建省修订出台《福建省农产品安全与监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可从农产品安全与监管专项资金开支。今年,省级财政下达7400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地开展农安信用体系建设。福州市适时开展农安信用体系“信易贷”等工作,2020年共向企业发放信易贷总额达10426万元,惠及23家企业,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