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大田县,多高山、丘陵,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并且近半数为坡度25度以上的梯田。由于土地细碎化程度高,且一家一户的面积都不大,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广难度大。为破解这一难题,让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的红利,近年来,大田县通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把小农户引入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有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大田县围绕水稻和茶叶的机耕、机防、机修等重点薄弱环节,服务农田2.3万亩,服务农户1577户,大大促进了农机化提升和农业节本增收。
多方齐动促发展
大田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聚焦一家一户小农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支持小农户通过生产托管为主的服务方式,广泛接受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解决农业生产中水稻机耕、机插、机收,茶山机耕、茶叶机采、机防等重点薄弱环节,集中连片推广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并以此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带动服务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发展。
为了保障实施效果,大田县明确工作责任,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纳入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大田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关于下达2020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财政补助资金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项目内容、支持环节、补助标准等内容。
为了让小农户和服务主体了解生产托管究竟是什么,项目具体怎么实施,业务培训、现场观摩、参观交流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服务指导活动在大田铺展开来。其中,组织了4次试点现场观摩会议,聘请三明农校农机专业老师和县农机局专家对农机手的安全和实际操作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农机服务安全,做到持证上岗,实现以点带面,全县推广。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渠道,结合各类培训,大力宣传解读政策,使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服务主体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
从2020年开始,大田县按照理念有创新、服务质量好、财务管理规范、农户满意率高为标准,每年评出1--3家服务优质服务主体,列入第二年县、市、省级示范社推荐名单。培育典型的工作带动起了创新竞争激励效果,推动了一批示范社的建设。
强化监管保实效
要调动起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又要让小农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对补贴方式和监管环节加以优化和改良。根据规定,服务主体必须向农业农村局提出申请,填制申请表,经县农业农村局批准同意后方可开展相关社会化服务。大田县对服务主体加强监督检查,结合合作社财务审计,对全县开展服务合作社的会计核算、办公场所建设、设备机具购置、作业机械手、合作社成员信息等进行审核,做到服务能力与设备拥有量、作业机械手等相匹配;要求服务主体办公场所建设需做到“六有五统一”,即:有机构、有牌子、有公章、有制度、有设备、有服务,统一程序流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面积确认,以保证服务主体实力。
补贴是调动服务主体积极性的有力抓手,但服务主体必须在服务完成后,被服务农户满意、各级监管部门认定、公示无异议后才可以申请补贴。大田县加强监管,切实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行业的管理和指导,做实生产托管。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县乡两级部门加强对服务开展情况的事前、事中、事后检查监督,做到服务前有报备,服务中有验收,服务后有公示;规范服务面积计算标准,通过在大型农机具安装农业用北斗终端,做到服务留痕、服务轨迹跟踪管理,对于无法安装北斗终端的小型农机具采用乡镇现场确认的方式确定面积;加强内业材料审核把关,做到开展服务有合同书、服务面积有承诺有证明材料、开展结果有村级公示图片,作业数据有汇总。此外,县农业农村局通过随机抽取组成专家组,以合作社为单位,对开展情况的农户信息、服务环节、服务面积、公示情况等通过电话方式,进行复核抽查,确保操作程序规范、材料完整、数据确认准确。
据大田县农业农村局介绍,通过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扶持,引导对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等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实现专项服务标准化、综合服务全程化,提升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也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和茶叶机除、机修剪、机防、机采等环节,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促进粮食增产。
目前,大田县已建立起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对服务主体实行动态管理,用信息化手段引领更大范围的服务供给与需求线上对接,扩展社会化服务市场。同时,项目全程公开,几年来,未收到农民来电来访等异议情况,调查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