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体味重阳新内涵
2021-10-14   作者:戴治国   来源:东南网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两个阳数相重,故得“重阳”之名。重阳节起源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的深邃意蕴,并在历史中逐渐发展融合,呈现出丰富而温暖的节日内涵。菊插茱萸、祈福辟邪、登高祭祖、思乡念友、孝亲祈寿,种种民俗都容纳在九九重阳中。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承续,赋予了重阳节新的文化元素,也因而具时代的多元主题和丰富内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重阳节延续流传千百年,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比如,上海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于登高远望中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福建莆仙重阳节的习俗,则是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山东重阳节的习俗人们要吃酸萝卜汤,祭祀财神和范仲淹;在河南,开封市每年重阳节都会举行盛大的菊花花会……文化如河流,所经之处,温润人心。今天,我们拥抱重阳节,在温习节日习俗中,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重阳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却历久常新。重阳之日,尽管各地民俗文化不尽相同,但感恩敬老却始终是贯穿节庆的一大重要主题。每逢重阳临近,作为子女的,很多都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陪伴父母过节,或是回家陪父母唠叨唠叨,或是精心挑选一份礼物送给父母,又或是带着父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饱览祖国壮美山河中追忆奋斗的青春岁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节日增添了几分仪式,也让岁月更显温情。而这也足以表明,一个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力,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既是传统,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融入时代元素的传统民俗,越来越焕发出新活力。今日之重阳,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节日祝福和美好愿望,也可以制作节庆活动视频与亲朋好友共享异乡节日风俗,还可通过手机软件合成一张美图,通过“同屏合影”的合成照片来邀约异地朋友一起共度佳节。这些节庆活动方式虽尽有变化,却也在与时代潮流的融合中锻造出新的时代内涵,让节日民俗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吸引着更多的人群参加进来,在孝道传承中倡导文明新风,形成时代文明新风尚,不断夯实着中华文明新的时代意识。

老树新芽,枯木逢春,最美莫过夕阳红。重阳节,一个熔铸了民族情感的节日,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节日,在新时代不断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