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风光秀美,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革命圣地。在这片“红旗不倒”的红土地上,孕育和传承着丰厚的红色基因。长汀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动作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用心打造乡村振兴主流银行,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深耕扶林扶绿“主阵地”,用金融“活水”精准对接绿色产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效,以钉子精神和“人一我十”的精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衔接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亮出“硬核”的答卷。
坚持因地制宜
“贷”动林下经济发展路径
沿着652县道驱车穿境红军入闽第一村的楼子坝林场,满眼的青翠扑面而来,山峦叠嶂令人应接不暇,郁郁葱葱的树叶探出头,彰显勃勃生机和新的活力。枝繁叶茂一路相随未曾停歇,树林荫映处的一条岔路口,几个护林员朝我们激动地挥手,迎我们来到长汀联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村,也是原定点帮扶对象村——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村部。
“我们村205户1109人,以前山上没资源,守着七分田,砍柴换油盐,养猪等过年,短短数年间,旧貌换新颜,现在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市级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这其中的发展离不开信用社的金融对口帮扶。”上蕉村吴书记介绍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立足上蕉村林多田少的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长汀联社因地制宜加大对绿色产业金融帮扶力度和深度。2016年对口挂钩授信1000万普惠贷款发展林下经济,解决林农融资难的问题。长汀联社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2020年继续对口授信2000万普惠贷款发展产业,助力上蕉村从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迈进。今年9月,长汀联社再次深入上蕉村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双基联动共建,为做实做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金融支持提升走实走深赋能加速。
长汀联社工作人员走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创新绿色产品
助推水土流失深层治理
从长汀高速路口驱车驶向主城区,汀州古城门户的马兰山金融生态示范林郁郁葱葱,是市民登山打卡的网红地。为推动示范林建设,长汀联社积极向当地政府捐赠50万元,并认领养护示范林划分区域,努力将示范林打造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前沿阵地与实践成果。
“叮咚”!近日,四都镇的林农温师傅看着手中9.9万元贷款到账短信,十分惊喜:“想不到,我的林业补偿收益也能质押贷款,利息还低!”受益于绿色金融服务的温师傅说的是长汀联社依托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发放的林权收益权质押贷款,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写下生动注释。
长汀联社牢记习总书记嘱托,积极主动作为,以激活森林资源作为绿色金融创新突破口,依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成果,领航走实走深绿色金融发展新路,推动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再出实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长汀样本。
长汀联社在上蕉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座谈会现场
聚焦产业优化
挖掘生态文明优势后劲
“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长汀联社整合生态、旅游、文化特色元素,落实金融活水对接绿色优势产业,通过贷款优先、额度优享、服务优化、利率优惠,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富民产业,激发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活力,激活山田林湖绿草要素系统整合,不断释放生态文明建设红利,全面提升生态文明质效。
福建省远山惠民生物有限公司位于长汀县晋江(长汀)工业园区,是一家依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科技力量,建设“以草代木”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线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利用水土保持种植的巨菌草、杨梅枝条等作为原材料栽培基;同时将废菌料反哺培肥杨梅林地、槟榔芋土壤改良。为推动企业绿色循环经济模式长足发展,长汀联社主动下沉中心,迅速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向其统一授信普惠贷款280万元,提高分体式超声波雾化的新技术应用,农信的金融赋能提速“绿色工厂”新动能。
国庆期间,长汀县寨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业+休闲旅游+教育培训+互动体验”的多元新农业模式实现绿色种养优势转化,游人如织,丰收在望。该公司所在的寨头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长汀联社发挥点多面广的地缘优势,金融助理网格化走访主动对接优势产业集群、2个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示范片、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摸排了解到该企业的融资需求后及时向其授信40万元普惠贷款,助推产业价值链再升级。这是“绿色信贷”和“普惠金融”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长汀联社金融助理网格化走访林农林下经济进展
发力绿色产业精准滴灌,并非心血来潮。长汀联社积极融入“政府主导、公司牵头、银行参与”的绿色生态发展机制,先后向长汀县绿鑫公司发放400万林权抵押贷款,向林业发展公司发放580万元贷款。截止今年9月,绿色信贷余额超2.3亿元,较年初增加8491.20万元,增幅56.37%,高于各项贷款增幅46.09个百分点。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长汀联社赓续绿色发展初心,持续深耕本土,坚持回归本源,不断下沉重心,着力紧抓绿色金融“钱袋子”,厚植最美生态底色,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努力实现绿富共赢、点绿成金,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绿水青山,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为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