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积极探索生态富民发展新路子
2021-09-08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近年来,泉州南安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地、自然生态和区域特色产业资源,培育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全市林下种植1.7万亩,林下养殖6.5万亩,林下采集3.6万亩,森林景观利用3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近5亿元,林下经济产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创建9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乡镇,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因地制宜,孕育产业新增长极

培育林间中草药产业。发展以铁皮石斛、金线莲、佛手、石橄榄为主的中草药原生态林下种植,创建铁皮石斛基地、佛手基地、首佳中草药基地等4个中草药基地。如向阳乡引进龙头企业——泉州市九仙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铁皮石斛、金线莲驯化和炼苗温控大棚2万多平方米以及林下种植基地2600多亩,年产值可达8600万元,带动本地群众就业166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带活林下畜禽养殖。采用“公司+林业合作社+农林户”等模式,发展林下土鸡、土鸭、草鹅等畜禽养殖。如向阳乡积极培育都山农林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立林下养殖示范基地,打造“牧梦”等林下畜禽品牌。

酿出林中“甜蜜”产业。采取“协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蜂蜜产业,南安全市养殖蜜蜂超10万群,年产蜂蜜1500多吨,年产值达1.5亿元,涉及23个乡镇养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1000多家。2021年5月,“南安蜂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纵深发展,活络林下经济经脉

科技赋能提效。支持企业、农林场引进先进加工技术,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推广站1个、省级科技小院1个。如印山林场引进台湾先进加工技术发展种植麻竹笋基地500亩,年产脆笋片50多吨,同时聘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为技术总顾问,研发的“麻竹笋增值深加工关键技术”实现年增收50余万元。又如积极推动汇甜蜂业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瓶中筑巢酿蜜技术,创建汇甜蜂业星创天地,先后被认定为省级林下(林蜂)经济示范基地、省级科技小院,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级林蜂科技立项6个,注册专利3个。

品牌引领发展。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林地流转入股合作经营林业特色产业,培育林业龙头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71家、家庭林场51家。注重做大林下产品品牌,初步形成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现有“三品一标”产品30多个,中草药商标9个,如“九仙斛”“汇甜”“贤芳”“石里香”等。

电商拓宽销路。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把好货带出大山。如向阳乡创建创客空间直播基地,利用抖音、淘宝、快手、看点等四大直播平台,整合原有的“掌管生活”“舌尖上的向阳”等电商平台,对接线下“向阳花开生鲜体验馆”,累计开展直播带货70多场次,新媒体电商销售额800多万元。

融合旅游,打造精品人气景点

做优生态旅游。在加强森林抚育,提升低效林改造的基础上,以林花观光旅游模式深挖旅游潜力。如南安香草世界度假村打造樱花园、加拿大红枫园、桃花林、熏衣草园等基地面积2900亩,建成花园餐厅、天柱峰、绣球花道等景点30多个,成功举办2届香草世界樱花文化旅游节、熏衣草文化旅游月等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福建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福建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做深康养旅游。依托北部山区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集森林、高山、田园度假为一体的养生新业态,打造向阳主题民宿区、洪濑森林人家、印山森林康养基地等森林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体验。如印山森林康养基地一方面利用其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的天然资源优势,设计一条2.5公里林荫康养步道,并利用林区原生态石橄榄、泽兰等中草药同放养鸡鸭打造康养特色美食;另一方面与乐峰镇卫生院合作设置医务室、中医康养科,聘请老中医为客人提供康养诊疗。2021年4月,乐峰镇举办“印山印象”康养文旅节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现场举行《印山印象》MV开机仪式及旅游合作签约等活动,带活景区发展。2018年,印山林场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和全国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每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

做精全域旅游。创新森林游憩方式,将森林旅游与农业观光、自然教育、户外运动相结合,全域统筹谋划农林旅融合旅游精品线路。如向阳乡以点串线,主题化分段打造“山夫农耕园——华溪石橄榄基地——佛手家园——铁皮石斛基地——芳樟炼油基地——日泰茶厂(茶场内规划步道)——大风车露营基地”等3条旅游精品路线,每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