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漳浦县:移风易俗 清新“普渡”
2021-09-14   作者:黄语桐   来源:文明风

在漳州市漳浦县,农历七月叫“普渡月”。不少人会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举办祭祀活动,追怀先人,慎终追远。尤其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最为隆重,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前,除了要准备整桌饭菜、三牲酒礼,还要召集外村的亲朋好友,谁家来的客人多,谁最有面子,那热闹的场面不亚于春节。这种攀比的酒席之风不仅消弭了原有的传统节日文化意义,也加重了村民们的经济负担。

如今,漳浦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广大农村,“普渡”的酒宴陋习不在。今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正值赤土乡溪东村的“普度日”,村子里没有了以往大操大办的酒席,取而代之的是亲戚间简单的聚餐和朋友间友好的问候。村长欣慰地说:“村里作节不请客,每户村民每年可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将近五千元,有效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不止溪东村,每逢民俗节日,漳浦的各村社再也见不到铺张浪费的宴席和喝酒斗殴的现象,攀比吃喝之风成为过去式,民俗节不再成为“吃喝节”,人们以更加淳朴的方式来践行弘扬传承节日文化。

近年来,漳浦县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人民群众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倡导崇德向善的社风民风,使乡风文明建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据统计,群众办一场丧事可节约1-2万元;办一场喜事可节约2-3万元,酒醉驾违法率同比下降8.93%以上,切实将移风易俗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加强统筹部署,引领移风易俗。推进移风易俗,党的领导很关键。漳浦县、乡镇、村成立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多次召开移风易俗工作大会,层层动员部署,层层落实方案,层层传导压力。漳浦县委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都强调移风易俗工作,并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发挥全县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发《关于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通知》,明确操办婚丧喜庆的时间规模和申报事宜,落实承诺和申报制度,通过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的好转。

坚持 “软”“硬”兼施,涵育文明习惯。漳浦县坚持宣传与督导同步发力,努力实现移风易俗效果最大化。一方面,春风润物,强调宣传发动。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主题街道、文化墙、“村村响”、宣传车等宣传本乡镇、村文明过节、喜事新办、丧事俭办、远离黄赌毒等做法和经验,让群众感同身受。举办 “智慧人生讲堂”、“百姓讲堂”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乡村干部积极参与,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另一方面,重拳出击,强化督导检查。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分值,增加权重。并签订干部职工移风易俗承诺书,对拒不执行规定的,扣发当年文明奖,造成恶劣影响的,文明单位予以摘牌。通过正面引导与负面警示相结合,双管齐下,确保文明工作落实到位。

厚植文化底蕴,重塑民间风俗。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丰盈且独特的价值理念,蕴含着群众日常生活实践及历史根脉深处生发的文化自信。漳浦县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将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回归”乡里。各地针对农历七月普渡,各村社引导群众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办成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节,既保留地方文化特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革除农村一些陋习。同时,积极倡导过好“我们的节日”,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具有漳浦元素的剪纸、竹马戏、木偶、屈原文化节、民间绝活等展演活动,发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农村特色文化。通过重塑民间风俗,让好的社会风尚春风化雨、润泽人心。

激活主体活力,凝聚群众力量。漳浦县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让群众“站C位”,引导农民群众做移风易俗的建设者、守护者,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源动力。漳浦集中力量抓好“一约四会”建设,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各行政村全覆盖,道德理事会等完成80%。因地制宜修订村规民约,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细化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并做到入户上墙,家喻户晓。如南浦乡针对各村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和婚丧事具体规定,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表决通过,让村民的事情村民定。同时,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畅通举报渠道,使移风易俗工作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让文明乡风建设成为村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风气之变必以渐也。”下一步,漳浦县将继续巩固移风易俗的已有成果,狠抓薄弱环节,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乡村文明之花长开,精神之河长清。

责任编辑: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