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黑瓦窑 百年匠人心
2021-08-31   作者:陈江涛 李想   来源:海丝商报

红砖墙黑瓦片,闽南古大厝最传统的配色。如今瓦窑在南安屈指可数,康美福铁村垵内的一座百年黑瓦窑,已传承3代人。

这座黑瓦窑由方石垒成,呈半球型,高6米,宽4米,形似老龟的背壳,静静地立在村子角落里。要不是窑顶冒出的淡淡轻烟,路过的人会以为瓦窑已熄火,退出了历史舞台。

heiwayao.jpg

位于南安康美镇福铁村的老瓦窑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记得,这座黑瓦窑一带以前俗称“瓦窑口”,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有5个瓦窑,有近100人从事制瓦、烧瓦,窑火经久不熄。

随着社会的发展,瓦片被钢筋混凝土取代,烧制瓦片这一传统手工艺慢慢被边缘化,瓦窑也一个接一个熄火。

40年前,30岁出头的傅荣水从爷爷和父亲手中接过这座瓦窑,当时他想的是以此养家糊口,坚持下来,竟保住了“瓦窑口”的最后一个“火种”。

眼下,只有古大厝“修旧如旧”、寺庙新建才需要黑瓦。傅荣水瓦窑产的黑瓦,除了供给南安本地,泉州、晋江等地也有人前来购买,有的甚至卖到台湾。

看似简单的瓦片,却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和瓦片的质量息息相关。

先是选土。制作瓦片需要黄黏土、溪泥、山土按不同比例混合,这样瓦泥才既有黏性又不至于太黏。选土需要瓦工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判断,“泥土不行整窑瓦片就废了”!

其次是踩土。在瓦窑一侧的瓦棚里,大水牛在一个直径三四米的泥坑里来回走动,经过两天的反复踩踏,瓦泥就变得既有黏性又有弹性。傅荣水说,踩土就是为了让泥土均匀密实有弹性,保证瓦片烧制后不会因为材料不均而出现破洞漏水的情况。

gengniu.jpg

瓦泥需要用耕牛反复踩踏和匀,然后晾大约三天,如遇潮湿天气,还要更长的时间

再次就是制瓦。踩土完工后,瓦工才上场,一个瓦斗(制瓦模具)、一把木弓、一块木片,就是制瓦的全部工具。

瓦工苏成水今年57岁,他跟砖瓦打交道40年,制瓦的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五六百次,瓦斗放置地上,放上泥料赤脚踩实,手脚配合将瓦斗挑起,放置工作台,木弓切割,木片刮平,一片瓦就基本成型,全程不到两分钟。“生瓦片”一片片叠起如同书页,放置阴凉处晾干。

第四道工序是入窑。半个月后,还略带湿度的“生瓦片”就会进入瓦窑。这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每一摞有几十斤重,抱在怀里要十分小心,防止破裂。

最后是烧制。小火3天,大火7天,这10天瓦工24小时轮班添柴,保证窑火不熄,此时窑内温度可以达到2000多摄氏度。这个过程也最考验瓦工,它需要瓦工熟悉瓦窑的“脾性”,才能控制好窑内温度,烧“熟”瓦片。

停火后就要封窑10天,在此过程要通过窑顶水槽加水,水渗进窑内与烧“熟”的瓦片产生反应,瓦片才会变黑。最后,再经过10天冷却,才能逐渐开窑取瓦,再由瓦工仔细敲打,瓦片“书页”一片片分离。这时,黑瓦片才会被送去翻修古大厝。

jiangwen.jpg

瓦烧好十来天的时候,师傅将窑最外的泥土和沙石刨下,开始给瓦窑内部降温

qiaokai.jpg

出窑后,需要人工将瓦一片片敲开

对于烧瓦的程序,73岁的傅荣水“门儿清”。去年瓦窑增加了环保除烟设备,除此之外,他觉得整个程序跟100年前没什么区别。

眼下,这座瓦窑有3-5名工人,烧制一窑需要两三个月,一窑烧制出7万余成品瓦片,每片售价1元多。

瓦烧好十来天的时候,工人要适当浇水,给瓦窑内部降温。经过漫长的降温等待,终于可以出窑了,这座瓦窑,一次可以出7万余片成品瓦。出窑时,师傅要将瓦敲松,再成摞地搬出来。

虽然如今用到传统黑瓦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但是因为产量低,每出一窑瓦,预订的客户很快就会上门取货。

老瓦窑位于泉州南安康美镇福铁村,使用砖石垒叠而成,早年于乡间常见,现如今,当地仅此一处还在作业生产。

责任编辑: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