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植根于八闽大地,赓续着福建历史文化血脉,是福建乃至全国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作为非遗大省,福建目前拥有省级以上传统戏剧类非遗49项。近年来,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福建戏曲文化发展取得了较好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人才队伍老化、演出剧本陈旧以及受众群体萎缩等问题。因而,必须着力于培育青年传承人、打开创作新局面、扩大当下受众群,谱写福建戏曲文化新篇章。
凝聚新力量,培育青年传承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解决福建省戏曲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问题,不仅要继续推进现有演员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研修、研习、培训工作,而且应注重人才队伍的总体建设,包括演员、编剧、导演、乐师、舞美设计师以及推广与传播人员等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高校传知育人的优势,将传承人的培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为福建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是积极探索戏曲专业教育模式。借鉴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闽剧表演大专班经验,在各艺术院校继续推行与戏曲院团二元主导的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表演人才整体学历。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内设立地方戏曲专业,如梨园戏专业,以梨园戏表演、器乐、编导及文化产业等为培养方向,促进与企业、院团、戏曲传承人的合作,构建“1+X”互动教学模式,即实行高校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培养方式,多师协同,从学理和实践两方面完善教学体系,培养一专多能的高层次实践型人才,健全戏曲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开设地方戏曲课程。在高校开设“福建戏曲文化概论”“福建戏曲艺术鉴赏”等公共选修课,普及福建戏曲文化基础知识,提高整体性文化认同。在服装设计、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专业中开展融合戏服、音乐、舞蹈、杂技等地方戏曲元素的实践教学,如在当代服饰文化的设计中纳入古戏服的版型、构造、刺绣、图案等文化符号,使传统戏服文化乃至戏曲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推进福建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学、传播学、广告学、编导等专业中开设“戏曲文化与旅游”“戏曲文化产业”“戏曲文化传播”“戏曲编剧”“戏曲导演”等专业选修课,将专业理论运用于传承与发展的实践中,培育应用型戏曲人才。
三是建设地方戏曲高校传承实践基地。打破高校以教师为主体的戏曲研究格局,成立师生组合的研究团队,吸纳有浓厚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深入探索、创新式的研究与学习,加深青年学子对福建戏曲价值及内涵的理解,提升戏曲研究理论水平,使其自觉成为福建戏曲文化的研究者与传承者。依托美术学、设计学等专业,成立由大学生组成的“戏曲文创产品设计团队”“戏曲文化创意实验中心”等,引导学生将福建戏曲文化元素融入文化创意产品的现代设计中,为福建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讴歌新时代,打开创作新局面。剧目生产是戏曲艺术永葆活力的重要源泉。新时期的福建戏曲创作要守正创新,遵循不同剧种本体规律,以传统曲牌为要,依腔填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增强观众意识,扩大题材,演绎与诠释现代精神、现代意识,创作出彰显剧种艺术特质与当代审美品格、奏响时代强音的新剧目。
一是以观众需求为创作出发点。扎根于民间土壤,用心体验生活、提炼生活,表达人民群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建立与人民之间的精神联系。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在接地气和聚人气上下功夫,从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出发,创作出既能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又能体现现实关怀和精神价值的佳作。
二是立足本土文化,讲好福建故事。以高甲戏《浮海孤臣》《郑成功》、闽剧《兰花赋》等新编历史剧为标杆,深挖各地历史人文资源,将历史大事搬上舞台,将历史人物变成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展现本土历史人物事件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古鉴今,引发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及对当代生活的思考。同时,要丰富和发展剧目题材,关注现实社会,致力于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现实题材创作,聚焦谷文昌、廖俊波、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洋口国有林场科研育种团队等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通过艺术提炼树立典型,展现出福建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好当代福建的新建设、新发展。紧扣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台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如以歌仔戏为载体,加强闽台合作,追溯闽台历史,讲述闽台故事,充分展示闽台文化特色以及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打造精品剧目,增强本土剧种辨识度。
三是讴歌时代精神,提升创作格局。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应该在坚持戏曲的程式化与古典性的美学原则下,自觉运用现代价值观念,形成新编剧目的当下性与时代性。既要以小见大,以个体命运呈现时代变迁,以寻常生活展现社会图景,也要化大为小,将家国情怀赋予普通人物,将时代精神融入百姓故事。要开阔视野、自觉提升创作格局,以明德引领风尚,在思想上传达艰苦奋斗、开放包容、敢打敢拼的福建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浊扬清、弘扬正气,把时代精神深刻融入创作格局之中。
探索新空间,扩大当下受众群体。培养观众是戏曲艺术的振兴之本。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媒介变革的影响,戏曲艺术应顺势而为,探索舞台之外新的发展空间,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推动福建戏曲的传承与传播,去赢得更多人的了解与热爱。
一是拓展新媒体传播空间。积极引入“互联网+戏曲”思维模式,利用福建东南网戏曲频道等各大门户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新媒体平台,构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共同组成的全媒体矩阵。鼓励各院团及演职员利用名角效应讲述台前幕后、戏里戏外的故事,按照短视频碎片化的特征聚焦经典唱段、科介表演等,对接当代观众及其审美取向,迅速拉近福建戏曲与网友的距离。定期开放直播间,激活“云课堂”“云剧场”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机制,进行艺术家互动直播、演出直播、教学直播等,强化受众的互动感,培育年轻的受众群。利用泉州提线木偶戏、梨园戏的海外影响力,通过全球社交平台,由点及面,带动福建其他剧种进入海外传播空间,扩大福建戏曲的海外影响力。
二是推进与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抓住建设影视强省的契机,以各剧种代表性剧目为题材,借助现代影视手段,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影视作品,将戏曲影视艺术打造成福建影视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实现戏曲的大众化传播。与网络公司通力合作,将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的“傀儡丑”、莆仙戏的“蹀步”“三节弯”、四平戏的古戏服等福建戏曲最具个性的美学元素运用到网络游戏中,让受众沉浸式体验福建戏曲的魅力,推进福建戏曲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扩大受众群。
三是打造福建戏曲文化旅游品牌。根据各剧种发展状况及所处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发展福建戏曲文化旅游。沿海地区剧种发展繁盛,着力于打造集中型戏曲文旅中心,如泉州市可以依托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等为核心,集观演、体验、休闲、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闽南戏曲文化主题小镇”;偏远山区剧种发展相对缓慢,则以地方戏曲展示、旅游演艺为主,整合当地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共享游客资源,提升地方戏曲知名度。对应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联合开发戏曲文化旅游线路,深化山海协作,构建福建戏曲绿色发展产业增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