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望千年 续写华章
2021-08-04   来源:东南网

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德化窑址(屈斗宫窑址、尾林—内坂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一并列入遗产名录,成为首次瓷窑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古往今来,德化窑火不熄,碓声不绝,外销不辍。步入世界遗产时代,德化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赓续海丝文明,擦亮德化窑址文化遗产名片,续写“千年瓷窑”的新时代华章。

横跨四朝窑址作坊遗迹 实证宋元海丝商贸盛景

窑跨古今,瓷通四海。

德化烧制陶瓷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37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在德化县三班镇辽田尖山上,先人们就开始制作原始青瓷。“可以说,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进入宋元时期,受益于泉州海洋商贸生意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

彼时,德化境内窑场林立,生产规模宏大,瓷器品种丰富多样,尤以青白瓷、白瓷为代表,在器型与纹饰上广泛迎合海外市场需求,产品大量销往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据冯和法文章记载,“宋末,荷兰人由福建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文中“福建”指当时的泉州港,瓷器则主要来自德化。

“远销海外的德化陶瓷,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收藏或出土,于沉没的海船中亦多有发现,是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郑炯鑫表示,宋元以来,德化窑一度成为外销陶瓷的商品生产基地,被誉为“千年瓷窑”。

如今,星罗棋布分布德化各个乡镇的古窑址,则是“千年瓷窑”的有力实证。

据《德化县文物志》记载,截至目前,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遍布德化18个乡镇,其中,青铜器时代1处、唐代1处、宋元时代42处、明代30处、清代177处、民国时期55处。这些考古发掘的古窑址中很多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丰富的瓷土矿、森林资源和发达的水系,为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郑炯鑫介绍,纵观德化窑古窑址,均可见这几个显著特点。其中,宋元时期德化外销瓷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则是典型代表。

2020年3月6日,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正式进驻尾林—内坂窑启动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窑址和生产作坊面积400多平方米,出土宋至清代青白瓷、白瓷、青花瓷标本数千件。

“通过考古,首次在一个窑址中揭露4座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并有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技术史的缺环。”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羊泽林表示,作坊区的发掘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在瓷土加工、制瓷工序上的缺环,为完整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而在1976年就进行考古发掘的屈斗宫窑址,则证明了自宋元以来,在德化尚存一种古老的“鸡笼窑”窑炉类型,填补了德化窑炉发展历史记载的一个空白,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源之一。

发掘保护与展示并重 遗址公园让瓷史可触可感

自1961年屈斗宫窑址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德化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德化窑遗址保护工作,把德化窑遗址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窑址普查工作,组织编制窑址保护总体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健全保护机制,依法落实窑址保护责任,提升防护水平。

2019年10月德化窑址纳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申遗以来,根据国家、省、市文物部门以及市申遗办的部署要求,德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在做好考古发掘、梳理文化遗产内容的同时,完成屈斗宫保护展示棚的整改提升,完成尾林—内坂窑以及生产作坊区保护展示棚。

聚焦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德化规划建设德化窑遗址公园,展示“千年瓷窑”的千年独家记忆,让千年瓷史成为一部可以触摸的文明史记。项目涵盖了屈斗宫窑址、尾林—内坂窑址两个片区,其中,屈斗宫窑址将打造成城市遗址公园,建设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并整合屈斗宫窑址、祖龙宫窑址、祖龙宫、祭窑神等陶瓷文化资源,新建、改造提升完善游客参观步道、广场,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尾林—内坂窑址片区打造考古遗址公园,以上寮溪为媒,上游连接内坂窑、尾林窑,下游连接梅岭窑,承担窑炉遗址本体、环境以及相关遗产要素的现场展示功能,同时侧重对陶瓷原料采集、生产制作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展示,通过修缮提升古道、石台阶,建设木栈道等,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触摸千年陶瓷历史,实现遗址保护利用与观光休闲、科学研究的共同发展。

做好固态保护的同时,德化积极推进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的活态传承。

——加强培养,做好德化瓷烧制技艺传帮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德化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国家级3人、省级9人、市级27人、县级66人,非遗传习所14家,生产性保护基地3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70个。

家族传承。鼓励引导传承人做好家族传承工作,目前形成以苏氏、许氏、陈氏等为代表的家族传承,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德化陶瓷雕塑技艺,目前全县各类民营陶瓷研究所100多家。

师徒传艺。充分发挥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设立陶瓷传习所、出台“名师带徒”“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授艺”等方式,多举措为传承人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依托县职校和泉州工艺美院开设“陶瓷雕塑技艺班”,开展培训传承活动,培养陶瓷雕塑专业型人才。编写校本教材《陶瓷》《瓷韵》,把传统陶瓷教育引进课堂。同时,在尚思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城区学校开展陶艺进校园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知瓷、爱瓷、爱家乡的意识,并不定期组织学生陶艺作品展示活动等。

——挖掘内涵,推动对外交流合作。通过举办“中法论坛”、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中国白 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德化窑学术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活动与学术交流活动,深挖细掘独具特色的德化民窑文化,充分发挥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搭建平台,加强陶瓷文化展示。打造国际瓷艺城、瓷都文化广场、红旗坊文旅产业园、中国茶具城等陶瓷文化展示窗口。引导企业建立陶瓷艺术展厅、民办博物馆,展示千年陶瓷文化、精湛制瓷工艺和珍贵瓷塑作品。组织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的陶瓷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提升德化陶瓷知名度。

用好“陶瓷”“旅游”名片 续写“千年瓷窑”德化华章

近年来,德化县陆续获评“世界陶瓷之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陶瓷文化旅游吸引力日益提升。在此基础上,德化把陶瓷文化作为全域旅游的最大热点、卖点和亮点,已建设瓷艺城、茶具城、月记窑等陶瓷文化展示平台,盘整了近千家大师工艺展馆、陶瓷工业展馆,推出“一城瓷器百馆游”陶瓷文化精品旅游线路,逐步让陶瓷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

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世界遗产时代,如何推动德化陶瓷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申遗成功既是莫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肩负起保护世界遗产的历史使命,恪守国际遗产公约,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研究好、利用好,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德化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好“联动”文章。借助世界文化遗产“金字招牌”效应,用好用活“陶瓷文化”“全域旅游”两张城市名片,全力推动德化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通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文创植入等形式,精心打造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线的精品旅游线路,将遗产点打造为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让更多游客近距离感受德化陶瓷文化魅力。

做好“互鉴”文章。围绕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遗产地文旅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等,与更多城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交流,让德化陶瓷文化“金名片”同其他各地的世界遗产在“各美其美”中实现“美美与共”。

【相关链接】

尾林—内坂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和泗滨村,窑址分布于上寮溪的南北两岸,面积约12200平方米。2020年3月,由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尾林窑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在一个窑址中揭露了横跨宋、元、明、清时期的窑炉遗迹4座,互相叠压打破关系,窑炉类型有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揭示出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技术的缺环。此次发掘发现了生产作坊区,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在瓷土加工、制瓷工序上的空白,为完整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目前,考古工作已发现7座窑炉及部分作坊、废品堆积等窑业遗存。

屈斗宫窑址:位于德化县城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的南坡上,1976年经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处元代窑炉遗址,窑基长(坡长)57.1米,窑室17间,宽1.4~2.95米。该窑为分室龙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转化的过渡形式,反映了宋元时期窑炉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产品以青白瓷、白瓷为主。器型多以碗、盘、盒、洗、执壶、军持、瓶等日用器为主。在制作过程中流行刻花、划花、模印等多种装饰手法。德化窑的高足杯、粉盒、军持、壶、花瓶、碗等产品目前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区多有出土,并大量发现于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爪哇沉船、马来西亚丹戎新邦沉船、惹巴拉沉船等水下沉船中,证实德化窑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外销产品。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