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58座山体、156条内河,闽江穿城而过,福州有着独特的山水禀赋。
多年攻坚行动,让黑臭沟渠复见碧水,郊野山坡变成休闲公园,文化遗产更添光辉……从水系治理到文脉传承,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办地,拥有1200多座公园的古城福州,向世界展示了“千园之城”的迷人风貌。在这里,民众向往的城市版园林生活正成为现实。
流花溪公园两岸绿意盎然。(新华社 邓倩倩 摄)
“水城”重塑 串“珠”成园
沿福州乌龙江而下,流花溪公园里,溪水碧波荡漾,睡莲、美人蕉等交错生长,一条长约9公里的步道伸展于成荫的绿植丛中。然而,多年前这里还是大家掩鼻嫌弃的“臭水沟”。
曾几何时,城市内河淤积、污染等问题多发,困扰着福州的居民。2016年9月起,福州市全面启动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拆除内河两侧6至12米内的建筑,清理河道,全线埋设截污管道,提升绿植景观……
不仅仅是治水,福州还探索在河道网络上建设公园。以整治后的内河步道及绿带为“串”,延伸出的块状绿地为“珠”,经过1000多个日夜,福州建起了379个滨河串珠公园,打造出680公里长的沿河绿道。
全城动员的治水建园获得一众好评。福州仓山区高宅村居民高开光在河边生活了一辈子,谈及福州的变化他感触很深:“内河清了,家门口就是公园,每天大家顺着河道散步,日子过得舒坦多了。”
串珠公园进而从河滨延伸向道路两旁。林荫道旁小、散、碎、边等地块皆可成园。福州金山大道旁的亭廊、步道及游乐设施等,从无到有只需一两个月,供民众出行休憩。
“十三五”期间,福州累计建设生态型、社区型、文化型等各类串珠公园1202个,新增福山郊野公园、晋安湖等15个大型生态公园,各类绿道1295公里。串珠公园的建设一直在路上。
人们在福州市晋安区鹤林生态公园内游览。(新华社 姜克红 摄)
古今相融 文脉兴园
在福州,一些公园一开园就成了网红打卡点。
今年2月开放的冶山春秋园位于闹市中心,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冶山为闽都文化之根,但曾长期隐没在住宅区中,鲜有人知。近年,福州开展历史文化风貌区整治行动,让冶山遗址得以重现光彩。
“建遗址公园首先考虑的是将文化古迹完整展示出来,再通过补植烘托遗址的园林氛围。”福州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蒋励欣说,既要保护遗产,又要与当代城市风光、居民生活融在一起。
拆迁山体周围的建筑、修复古建和摩崖石刻、保留唐代马球场等考古现场……历时4年建成的冶山春秋园,既古又新。
一群文化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为游客义务讲解福州历史文化。队长陈元春研究闽都文化多年,他欣慰地看到,众多历史古迹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如今为人熟知了。
市民在福州冶山春秋园休闲。(新华社 姜克红 摄)
文化是园林的“魂”。在福州,一批批历史文化园林陆续面世。刚开放的南公园曾是清朝靖南王的私家花园,如今备受年轻人追捧,汉服游园会、文创快闪等新潮流纷纷入驻。福州新店古城遗址公园一期工程也在今年竣工,通过多媒体互动手法复原闽越人开疆拓土的历史场景。
从“赏园”到“享园”
城市始终怀着对园林的向往。福州西湖公园曾是市内为数不多的公园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民众对休闲游乐空间的需求,一场扩建行动就在西湖展开。
到2020年底,福州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4.95%。今年4月,福州入选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考核指标得分最高的就是民众对公园绿地的满意度。
民众在街头公园唱歌休闲。(新华社 邓倩倩 摄)
从“推窗见绿”到“出门进园”,公园真正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跑步健身、唱歌跳舞等成为公园的标配活动。在福州高新区工作的曾女士下班后,时常到附近的旗山湖公园跑步、打球,“比起健身房,户外的公园空气好多了”。像她一样的上班族不在少数。
近年来,“园林+”功能不断完善,球场、文化馆等设施进公园。每年约有100场园林公益课堂,包括园艺、地方文化讲坛、亲子互动课等。
建园行动以来,小到增设桌椅、公厕,大到建园需求,民众积极建言。福州市园林中心主任杨晓说,最重要的是让群众切实得到绿色园林的福利。为此,福州市推出“绿色银行”小程序,让民众参与共治。
福州市市长尤猛军说,福州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坚持山水城市的发展定位,突出“显山露水”的城市格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未来,还需进一步提升园林空间活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园林空间名片和文化活动品牌。( 邓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