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探索两岸融合新路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芦塘样本”
2021-06-17   作者:林岑 林晓蕾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海沧青礁村芦塘社,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晨曦夕霞,牛羊成群,古诗里温馨静穆的意境挟裹着雨中特有的青草泥土香,扑面而来,人们记忆中儿时乡村的美丽景象,仿佛静止在时光里从未改变。

30adcbef76094b363d6667554037c4df8f109d90.jpeg

为了守住不变的乡愁,在这片承载着千年耕读文化的土地上,两岸同胞携手共建,共同解锁了芦塘美丽乡村建设的密码——“我们参与了,村庄就变了。”环境美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这座千年古村,她真真切切地改变着、活化着。

在专家学者看来,芦塘充分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有效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家园意识,逐步走出村庄空心化、内生能力不足等困境,开启了一次复兴家园的崭新探索,为闽台融合发展、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样本。

“对海沧而言,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既是海沧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系牢‘闽台乡愁’的必然要求。”海沧决策者深谙,作为大陆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因台而立、因台而兴,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是海沧使命所在,责无旁贷。

使命就是担当,探索就是责任。放在时代大坐标中,海沧,是两岸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几年来,海沧区委区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密切两岸情谊中深耕细作,持续加速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如今,海沧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活跃着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身影。在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带动下,台湾青年积极投身海沧乡村振兴,在共担责任、共建乡村、共治家园、共享成果中,分享着大陆及海沧的发展成果和发展机遇。

唤醒沉睡的家园意识

近海滨,有水塘,水塘边上芦苇生。

芦塘,这个位于厦门与漳州交界处的小村落,自北宋建村至今已近千年,背山临海、物产丰饶。

水赋予芦塘灵气,山赋予芦塘胆气。这里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青礁慈济东宫、院前闽台生态文化村、开台文化公园比邻而居,文化底蕴厚重,崇文重教的耕读文化世代相承,“祖孙五代三尚书”“一村二十四进士”的佳话至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内生能力弱等困境交织叠加,一连串的发展难题无法回避。

就这样,原本乡风淳朴、人丁兴旺的芦塘社,渐渐在时代的浪潮中褪去了“华服”—— 田地荒芜、古厝废弃,延续千年的乡村文明,也像留守的老人一般步入了垂垂暮年。

时间来到2016年,新一届海沧区委区政府提出“弘扬耕读文化”,创新诠释耕读文化的光与热,使之成为实现农村与城区同发展、农民与市民同进步的动力源。

润物细无声。文化的滋养调动了精气神,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的乡愁和家园意识。在芦塘社,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家园,世代扎根于此的人们不禁自问:“承载着乡土情结的山水田园在记忆中渐行渐远,我们甘心吗?”

“我们要改变,我们要行动,我们要参与!”

面对“市级乡村振兴重点试点示范村”的新挑战,芦塘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我们希望芦塘就是芦塘。”青礁村村主任颜卫民告诉,“芦塘的改造不要‘花花肠子,不照抄别的村的‘作业’,每一个改变都要符合实际,实实在在对村民有利。”

颜卫民的思路与扎根青礁村6年的台湾规划师李佩珍不谋而合。作为青礁村的社区营造员,李佩珍坚定地说,“流水车间式”的乡村整治将原本千姿百态、特色鲜明的田园村落,都改造成棱角全无的模式化聚居区。芦塘社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一定不能辜负。

思考是行动的前提,在海沧区委区政府指导下,两岸同胞一同在芦塘社画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路线图: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以人居环境治理为平台、文化振兴为核心、产业发展为手段,循序渐进系统提升村庄活力。

先谋后动方能厚积薄发。深入思考后形成的清晰思路,广泛调研基础上作出的理性决策,成为芦塘共谋乡村振兴的行动指针。

锁定未来,引弓开弦。

重塑共建共治的发展肌理

“先造人,再造物。”

“社区营造的通常步骤是先造人,再造物,强调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这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异曲同工。”基于丰富的社区营造经验,李佩珍提出,乡村振兴的根本意义在于“造人”,即改变村民的理念与认识。

台湾开展社区营造的时间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累积的乡村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区关系弱化等负面效应,当地相关部门推行以社区为单位,以“造人”“造景”和“造产”为目标的社区营造行动。

在海沧,决策者深知,要做好乡村振兴,修修路、刷刷墙远远不够,倘若忽略人的要素,只关注一时环境的改变,会让乡村发展在现代化浪潮中失去持续向前的“燃料”,因地制宜引进台湾“先造人,再造物”的理念,符合海沧实际。

那么,如何将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融入海沧水土?在台湾社区营造专家看来,海沧芦塘书院的复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远山如黛,轻雨如纱,飞檐翘角的红砖古厝中,孩童们稚嫩的读书声萦绕耳畔,仿佛穿越时空,讲述着延绵千年的耕读文化。

清嘉庆年间,芦塘书院设立于芦塘祖祠光裕堂内,为陈氏一族的独办学堂。抗战时期,芦塘书院还曾作为青礁小学的临时办学场所。

“书院虽然不再使用,但村民们对书院的情感依然留存。”李佩珍说,村民们积极参与修复古厝、复兴书院,在一同梳理村庄历史资料、聆听乡贤介绍乡村故事的过程中,那些逐渐被淡忘的乡村历史一遍遍被重温。

“以前,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原来村子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多的故事。”村民们也惊异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厚重,开始循着长辈的记忆、先人的遗迹,一点一点复原村庄的历史。

“参与家园建设”的种子循序渐进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共建”的理念便悄无声息地开枝散叶。

“宣传发动我们来说、项目确定我们做主、项目建设我们参与。”在芦塘,一股强烈的社会共同体意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村庄改造中,村民们主动让出土地,为公共设施建设腾出空间。

村民林亚花腾出书院前自家2000多平方米的番薯田,用于修建书院广场;她还将自家院子打造成开放庭院,每当有村民路过,林亚花总是热情地招呼乡亲,“来话仙哟!”

退休老支书林自省贡献出自家89.6平方米土地用于拓宽村道,修缮花坛,又拿出自家盆栽放在门口供人观赏;村民陈俊杰主动将自家猪圈拆除,让出154平方米的地块进行整治提升,虽然没了猪,但圈还在,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像这样的故事,芦塘社有很多。

近年来,芦塘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快马加鞭,村民文化广场、通信管线改造、人居环境一期提升等工程陆续完工,公共空间的概念得到重建,共建共治的发展肌理得到重塑,村庄由表及里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意愿”,是贯彻芦塘乡村振兴全过程的重要主题。

作为芦塘社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口一片已经荒废的龙眼林下,修建了一条800多米长的石铺步道,取名“我想静径”。

按照规划,这条步道本应截弯取直,从林中直穿而过。但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村民希望能保留自家用地,另作他用。“人不转,路来转。”建设方最终决定尊重村民意愿,更改前期规划,因此有了这条蜿蜒而过的步道。

有人情味,为芦塘乡村振兴增添了一份底气。但是,尊重村民,并不是所有事情都由村民说了算。专家表示,这样通常会陷入两难困境,要么因有能人治理而陷入个人主义或家长式管理的泥潭,要么因缺乏治理主体而各自为战。

可以看到,良性运转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为真正实现治理有效奠定了重要根基。

芦塘的“共治”故事,就从一个猪圈说起。

为了还原乡土气息,村民们商量后决定为改造后的猪圈添置一批新住户——“稻草猪”。稻草做成的猪特别受村民和游客喜爱,可是一旦下雨,村民们就操碎了心,大家纷纷从家里拿来塑料布、大雨伞为“稻草猪”挡雨。

尽管悉心照料,时间长了,“稻草猪”还是长出了“黑斑”。这时候,又有热心的村民拿来油漆,把“稻草猪”喷成黑色的。“黑猪比较值钱!”村民们互相打趣道。

再后来,油漆也渐渐褪色,村民们坐下来一讨论,决定把“稻草猪”全部换成“石头猪”。如今,一头头惟妙惟肖的“石头猪”已成为村里热门的“网红”景点。

事实上,热心公共事务的村民还有很多。在芦塘社,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每当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需要苦力劳力,一支“爱心爸爸”队伍就起早贪黑投工投劳,不计回报;每当芦塘书院“四点钟学校”的钟声响起,一支“爱心妈妈”队伍便自发当起管理员,维持秩序,辅导作业。天冷的时候,“爱心妈妈”们还会从家里为孩子们端来一碗碗热腾腾的面线糊、丸子汤……

共建共治,曙光在前。

留住乡愁共享融合新生

李佩珍仍然记得,她第一次来到青礁村时正值雨季,连日降雨让村里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一脚踏进泥泞,好不容易拔出脚来,却扯断了凉鞋鞋带。“这里的土地会黏人。”说起对青礁村的感情,李佩珍总是这样说。

李佩珍还告诉,在这片黏人的土地上,一栋栋明清闽南特色红砖古厝折射出的文化底蕴,孕育着浓浓的乡愁,“黏性”最强。

透过古厝的余晖,这里既有延续千年的耕读传承,也有名留青史的缙绅望族;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生慈济信俗的发源之地,也是开拓台湾的先驱“开台王”颜思齐的桑梓故里。

乡愁是一个村庄历史与文化土壤的结晶,留住乡愁,就是要留住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因此,芦塘的乡村振兴,古厝活化、文化复兴成了重要一环。

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驱动下,陈氏宗祠“光裕堂”改造成为芦塘书院;古厝里,国家一级美术师康明义的个人工作室风生水起,每周天,村民结伴前来学习素描水彩,免费艺术教学惠及全村老小,学生中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只有4岁;村民余芳将自家老宅的一层修旧如旧,设立“小芳工作室”,组织村中妇女学习制作各种手工艺品。近期,她正筹划着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为这些手工艺品开拓销量。

不难窥见,踏着乡村振兴的鼓点,古厝焕发新生,深藏在当地居民血液里的人文因子被深度激活。告别陈规陋习,涵养乡风文明,现代文明淹没的文脉根基重新萌发,熠熠生辉。

自然而然,越来越多人被这座古村落吸引。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青年陈信玮欣喜地在这里找到了“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他决定留下来。

尽管开业不到一年,陈信玮在芦塘开设的“古意烘焙坊”已经小有名气。烘焙坊面积不大,小巧精致,店里橘黄色的灯光让人感到温暖舒适。烘焙坊的浅蓝色外墙上,醒目地印着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为了留住心底的乡愁,陈信玮放弃了台湾大学首席面包师的稳定工作,决定在芦塘扎根。事实上,在此之前,他的妻子、台青王嘉麟已经成为“半个”芦塘人。

在芦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王嘉麟是最积极的志愿者之一,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设的“小小解说员”讲堂备受孩子喜爱。她以20余年的教育从业经验细心编排课程,通过“解说”的形式,引导孩子发现、讲述自己村庄的历史,让绵延千年的乡愁记忆代代相传。

如何进一步促进台湾青年“融陆”,更好地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成果?随着海沧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在芦塘社成立,为台湾同胞参与大陆乡村振兴、促进两岸融合创立平台、先发探路,赋予这片历经时光洗礼的土地新的时代内涵。

作为全国首个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海沧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按照“海沧所需、台湾所长”的具体路径开展实践,是海沧在总结过去五年台胞社区主任助理工作的基础上,推出的台胞社区主任助理3.0版。

如今,设立在芦塘社的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成为台湾青年参与海沧乡村振兴的大本营,两岸社区营造观念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共生。

基金会还充分整合两岸专业人士资源,聘请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先生为首席顾问;聘请夏铸九、唐浩明、杨渡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两岸融合注入动能。

在专家学者看来,就目前而言,芦塘社所取得的成功实践证明,“乡愁”不仅是连接历史与当代、田园与城市的心灵纽带,还是一笔能够集聚产业与人才资源的无形资产。

近日,村里总投资5000万元的研学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未来,这个基地将瞄准农业研学、自然研学、文化研学三大板块,开展闽台蔬菜科普、现代农业科普、自主能力训练、合作意识训练、乡土文化学习、习俗体验等多项研学课程,打造全国研学示范样板。”颜卫民介绍。

通过产业振兴,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目前,研学基地项目盘活了村里荒废闲置用地135亩,带动周边3000平方米民房出租,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将增加0.8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村民在研学基地当上了技术工、养护工,实现就业,翻倍增收。

芦塘的产业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与村庄的发展路径高度吻合。近年来,芦塘组建果蔬专业合作社13家,立足传统水叶菜种植优势发展新型农业,产村融合日新月异。下半年,芦塘还将继续发力休闲农业,规划闽南古早味特色小吃一条街等项目,向“舌尖上的乡愁”要效益,进一步促进村民转产就业。

当年偏僻的闽南古村落,演变成两岸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你很难说,这种变化是突然之变,在这座耕读文化源远流长的村庄,令人惊讶的多元包容、令人震撼的融合能力,早已深入肌理,感化着每一个走进芦塘的人,外化成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芦塘样本”。

把握机遇,乘势而为。在海沧的许多村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导下的乡村振兴继续带来深刻改变,崭新的机遇为当地村民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

在东孚过坂社区,淘宝福建绿植花卉产业带直播大楼在海沧东孚街道正式投用,“直播带货”成了东孚乡村振兴的一大热词。通过引导周边村民广泛参与,做大做强花木“线上线下”产业,共建共治共享花卉产业发展机遇,逐步打造成“街道有直播楼、村居有直播站、庭院有直播点”的“直播特色小镇”。

“休闲寨后”“农耕过坂”“寻香洪塘”……放眼海沧,一个个诗情画意的乡村振兴主题,是从“留住乡愁”到“地方创生”的生动呈现,饱含着当地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林岑、林晓蕾 )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