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万物繁荣。福建广大乡村,风吹秧苗,绿满田畴。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今日在福州隆重举行。
这是令人振奋的成绩:历经接续奋斗,截至2020年底,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
福建历来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福建正持续接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符合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奋楫笃行,决战脱贫攻坚
5月,政和县春茶飘香。
“今年茶叶行情特别好,清明前采摘的茶青一斤能卖到80多元。”星溪乡念山村脱贫户方佳非正在自家两室一厅的新居,乐呵呵地计算着卖茶收益。
眼前殷实的生活,放在5年前,老方想都不敢想。
“当时,我下楼梯重重摔了一跤,有两年完全没法干活。全家的收入只能靠六七亩贫瘠的茶园和稻田。”那时的老方每天都在想,“穷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场搬迁带来了希望。2017年,念山村被列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方佳非和村里其他16户贫困户,从大山深处逼仄漏风的土房子,搬到了距离县城不远的同心小区,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新房。
挪穷窝,拔穷根。
搬迁之后的方佳非,拿到了5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贷款,新承包了10亩橘子园,还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科学修剪茶树与施肥,每亩茶山增收1000元。如今,他又和其他5户脱贫户联合承包了80多亩地,种植西瓜、芋子和玉米,成了村里的脱贫带头人。
造福工程扶贫搬迁,是福建开展精准扶贫的经典做法。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福建连续27年将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累计搬迁群众170多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7300多个,建设各类集中安置区(点)3400多个。
福建始终视脱贫攻坚为第一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在全国率先开展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创造出山海协作联动发展、造福工程扶贫搬迁、选派党员干部到重点村驻村任职等许多宝贵经验。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党的十八大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彼时,福建减贫工作成效显著,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扶贫开发对象分布点多面广,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因病因灾返贫致贫现象突出等难题,亟待逐一破解。
2015年12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各设区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向省委省政府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 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全面吹响!
高位推进,层层压实责任。多年来,福建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
建章立制,系列政策保驾护航。近年来,福建相继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以及扶贫成效考核、贫困退出等政策文件,构建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度体系。
人员到位,精兵强将奋战一线。福建建立干部挂钩帮扶制度,组织11.17万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2004年以来,福建共选派5批2万多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每批任期3年。
粮草先行,资金保障充分。从2016年起每年按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以上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375亿元。
……
为打好这场硬仗,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响鼓重槌推进,驰而不息战贫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善作善成,创新精准脱贫
在这百草丰茂、花团锦簇的季节,位于大山深处的上杭县才溪镇溪北村养蜂基地里,蜂农卓仙胜正忙着“追花逐蜜”。
“自从养了蜜蜂后,我一年能增收一万多元。”近两年,他参加了镇里的蜜蜂养殖激励性扶贫项目,很快脱了贫,日子越过越甜蜜。
卓仙胜的脱贫经,得益于龙岩首创实施的激励性扶贫机制:每年梳理一批扶贫生产项目,由贫困户主动报名参与公开竞争,无偿获取项目、技术、资金、岗位等帮扶。经营大户化身脱贫“导师”,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扶勤不扶懒”的精准扶贫模式,受到了贫困户的欢迎。可好产品如何卖出好价钱?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市场销路受阻,农产品难卖,困扰着不少脱贫户。
新业态带来新解法。
在龙岩,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同心合力,多措并举推进消费扶贫,拓宽农产品上行通道:设立精准扶贫农产品销售中心、扶贫产品销售一条街等,鼓励企事业单位选购扶贫农特产品;地方主官化身农产品代言人,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帮助贫困户销售兰花、河田鸡、槟榔芋等农特产品……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唯有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才能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福建从2014年开始,对全省贫困人口进行全面建档立卡。2016年初,全省组织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45.2万人,并按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分析。
面对千差万别的致贫原因,福建坚持分类施策,统筹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开出精准帮扶“药方”——
产业扶贫,激活内生动力。安排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增收脱贫项目,做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脱贫项目。
金融扶贫,活水浇灌扶贫事业。建立总规模为8.2亿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超40亿元。
教育扶贫,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持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力度,按规定免除学杂费和提供助学资助、助学贷款,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健康扶贫,兜底帮扶免除后顾之忧。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基础上,从2017年7月起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从71.81%提高到92.71%。
……
扶贫组合拳,直击痛点,根除致贫因子。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经验层出不穷,脱贫攻坚的福建智慧不断涌现。
扶贫资金怎么用,才能产生“鸡生蛋、蛋生鸡”的可持续效应?福建探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办法,通过固定分红方式,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分红收入。目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福建,源于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自指导、总结提升、倡导推进的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20多年来,福建不断探索创新科特派制度,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21827人次,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山海协作、联动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近年来,福建不断加大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力度,把“山”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目前,全省共认定32个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其中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与对口帮扶的沿海较发达县建立共建产业园区。
山海协作不仅限于省内。从1996年延续至今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已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实践创新样本。2020年底,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闽宁模式”下,宁夏全区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
慎终如始,奋进乡村振兴
因从高层坠落造成脊柱损伤,明溪县的谌坤汉,在轮椅上坐了10多年。但如今,通过4个月综合康复治疗,他不仅能够独立洗澡、换衣服、上厕所,还能帮家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今年,三明市残联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返贫致贫监测机制,重点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返贫致贫户、重残重病易返贫致贫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实施针对性帮扶措施。当地实施政府购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由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提供筛查评估和个性化康复服务。谌坤汉便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
贫困户脱贫了,但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为此,福建着力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我们建立及时发现机制,发挥‘一键报贫’平台等作用,鼓励困难农户自愿申报,结合乡村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专项筛查,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将易致贫返贫人口纳入监测帮扶范围。” 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对监测对象实行分户建档、单独造册,同时建立重点帮扶机制,选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挂钩帮扶,每月至少入户一次,每季度评估帮扶成效,适当“开小灶”,多措并举防止返贫。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慎终如始,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促进脱贫群众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我们强化政策衔接,对全省涉及脱贫攻坚的78项主要帮扶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完善、优化调整,将支持的项目和建设内容衔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在五年过渡期内,福建省级将再按照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重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强化挂钩帮扶,深化省领导挂钩联系、省直单位挂钩帮扶重点县,完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机制,确保措施不断、力度不减;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继续实施科特派制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勾勒出“十四五”期间乡村全面振兴蓝图: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福建乡村振兴工作迎来开门红: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全面启动;农业三产融合不断深化,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15%;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启动实施,六大类19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开,乡镇污水配套管网、农房整治、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取得进展……
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