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查督导要摒弃“惯性思维”
2021-05-11   作者:李瑛   来源:东南网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某地一位副市长下村督查产业扶贫工作,所到的村都准备了产业基地规模、产品特写等展板。可是这位副市长没有光看展板,而是随机选择3个村,叫人把展板一一搬到相应的地头比对,避免了个别村以形式主义应付督查的不正之风。

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迎检。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每年往往都有数不胜数的迎检任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保督查等,更是高频任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看基层单位推进某一项工作的成效,仅仅是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肯定是不够的。上级部门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走到基层第一线去实打实检查督导,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让人遗憾的是,不少上级部门一说到基层检查督导,往往容易陷入“惯性思维”,首先是看展板,然后看痕迹、材料,然后再找班子成员,找单位职工代表座谈,工作好不好,能不能让人满意,不是看现场,而是看单位准备的材料详细不详细,是看痕迹留得怎样。于是乎一些基层单位,一旦听到上级部门要来检查督察,于是乎把手册拿出来,全体党员干部加班加点,按照手册,一一准备材料,实在不行,就到兄弟单位去借。

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即使心血来潮,想到基层一线看一看,也乐意“被安排”。领导干部的身边人和基层单位商量好,然后按照约定的路线图,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听谁介绍,都有完备“脚本”,这样的基层检查督导,是很难发现基层工作中的问题,要给基层单位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肯定是很难做到的。

仔细想一想,这位副市长的做法就很值得肯定,展板再漂亮,并不等于工作也做得如此漂亮。随机选择展板,叫人到田间地头比对,如果展板和田间地头的情况一致,说明这个单位的工作做得好、做得实,就该表扬。如果展板和田间地头不一样,甚至差距巨大,说明这个单位工作是说一套、做一套,对这样的单位领导就应该批评教育,监督其改正。

如果上级部门到基层单位检查督导,都摒弃“惯性思维”,都去基层一线看“风景”,而不是看材料、看“盆景”,这自然会倒逼基层单位转变作风,把功夫用在干实事上。(李瑛)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