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下的路下乡芳院村 李锐 摄
初春,细雨绵绵,沿着屏南县路下乡芳院村的环湖避雨长廊行走,山上梅花朵朵,河道清水潺潺,亭子里的村民坐着话家常,岸边上的游客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以前,这里没人管,大家在河边养猪和鸡鸭、乱扔垃圾,河水变得浑浊不清。现在修建了避雨长廊、漫步道,成了大家早晚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旅游。”看着逐渐蜕变、“颜值”越来越高的芳院村,村民李振成开心地说。
这一变化源于屏南县柏源溪路下河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程。该项目包括芳院村河段、柏源溪干流、富塘支流、凤林支流,综合治理长度14.01千米,总投资1379万元。项目通过建设生态护岸、河道清淤、景观坝、跨溪汀步、河边景观步道等措施,恢复天然河道状态,形成生态浅水景观,使河更畅、岸更绿、景更美。
为呵护一方碧水青山,让河流面貌持续向好,去年年初,路下乡党委、镇政府先是完善河长机制,由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担任乡级河长的双河长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牵头制定《路下乡河长制年度工作方案》,组建河长制办公室,优先拨付经费,完善配套制度,推动全乡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
治水,并非一蹴而就。发挥河道专管员联动作用,方能守护一方碧水。“全乡共聘11位河道专管员,划定管理区域,每天针对各自片区进行巡查,查看是否有偷排、漏排、河边饲养家禽、乱扔垃圾等现象。”路下乡乡长陈家宠介绍,河道专管员全程徒步巡河,深入河流排查河道问题,对巡河发现的“四乱”问题立即上报,并销号。一年来,全乡共累计清除弃土弃渣113立方米,打捞河漂垃圾74立方米,累计销号5个。
河流环境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主要领导始终坚持“水”和“岸”同治的原则,定期带领路下乡河长办、水利工作站工作人员、路下村村主干等到河道巡河,商讨河道保洁、周边的整治与美化工作。在大力推进全乡流域内污水管网建设的同时,路下乡还不断完善河道两岸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路下村两岸约1000米的生态防洪堤及顶护栏建设,水尾两岸廊亭建设及绿化也已完工。
构建生态河湖,建设美丽路下,需要借社会力量治水、护水。群众的参与,让路下之水有了更多的守护者。从2018年开始,路下乡利用广播、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平台等载体,宣传报道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此外,该乡还开设举报监督电话,群众一旦发现有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可电话举报、反映,予以曝光,全程接受公众监督,真正做到全民参与治水,人人都是河道的民间监督员和守护者。
据了解,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路下乡结合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着手建立河道专管员体系,实行河道“定格、定员、定岗、定责”管理,实现责任体系全覆盖,破解河道治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通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组织和责任体系,让“有问题找河长”成为治水管水新常态。如此举措,让每个人都能共享美丽河湖建设成果,提升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