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啦!”随着司仪洪亮的声音,游客们手持镰刀,走进甘蔗林收割甘蔗。在小湖镇祝中村举办的红糖文化美食节上,超万名游客一边参观古法制糖工艺,一边品尝购买红糖制品。凭借古法制糖产业,祝中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5万元。这样的红糖文化美食节,祝中村已连续举办了三届。
而在五年前,祝中村这个闽北山村还戴着“贫困村”的帽子,古法制糖一度陷入产品单一、销售无门、无传承人的尴尬。短时间内实现古法制糖产业的振兴,靠的是什么?
“小时候,坐在灶台边,看着大人们把甘蔗汁倒入锅里,铲子打着圈,水雾缭绕,连空气都是甜甜的。”杨武祯是祝中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回忆着儿时熬糖的场景,笑里带着甜。“祝中村的制糖史可追溯到明代,长辈们一直传承着古法榨糖技艺。红糖是我们每一位在外读书、在外务工人员的乡愁,每次回来看到村里堆积着卖不出去的红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是两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到来,让村里的古法制糖迎来了生机。区派第一书记刘凯与省派第一书记廖元春“一任接着一任干”,红糖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南平市非遗项目,祝中村也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祝中村种植的甘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品种,耐寒性差,含糖量不稳定。在廖元春的努力下,今年3月福建师范大学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助力引进了甘蔗新品种--“福农41”,一举破解了产量和含糖量低的问题。同时,闽北首个红糖研发基地也落户祝中村,开发红糖衍生产品和药用价值。
如今,祝中村甘蔗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亩扩大到350亩,年产值突破400万元,带动全村136户农户发展蔗糖产业。红糖产品增加到10余种,单价由六七元上涨到20元。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杨武祯抓住机遇,带领20多户农户成立祝源红糖专业合作社,创新红糖麻花、红糖酥饼、红糖牛轧糖等多种产品。目前,祝中村有6家红糖专业合作社和1家红糖企业,申请注册了祝家、祝源和潭古道3个商标。
产品有了,产量上去了,为了扩大销售,祝中村引进追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祝中村农村电商服务站,打造了一支电商服务队,对红糖产品进行包装、策划宣传和网络销售。2019年,祝中村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销售了10000余份红糖产品,带动100多村民人均增收10余万元。贫困户童灵兴高兴地说:“加入合作社好处真多,不仅免费帮我们榨糖,还给我们提供公益性岗位,有了稳定的收入。”
为做大做强古法制糖产业,村党支部谋划了“一产带二产促三产”的思路,通过挖掘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推出一条以红糖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已投入1018万元建设完善了30多个产业服务、基础设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