茛福建省水利学会平潭引水工程创新驱动服务站授牌仪式
福建省水利学会平潭引水工程创新驱动服务站(以下简称“创新驱动服务站”)于2019年12月经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确定为省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创新驱动服务站依托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以下简称“一闸三线”)工程项目开展科创活动。
“一闸三线”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由莒口水闸工程,竹岐至大樟溪引水工程(北线),大樟溪至福清、平潭输水工程(南线),大樟溪至福州、长乐输水工程(中线)等组成,线路总长约181公里。工程建成通水后将有效解决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市、长乐区、福州市南港片等地区的供水短缺问题,总受益人口580万人。
创新驱动服务站依托福建省水利学会平台,由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参与建站施工企业有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自工程建设以来,各参建企业坚持以创新促建设,用心打造精品工程。
“一闸三线”工程第1标段溪坪支洞内一片忙碌 ( 杨晶 摄)
管理创新——转变管理模式,加快施工进度
顺着“一闸三线”工程第1标段溪坪支洞行走两公里,在支洞的尽头,施工班组正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班组干劲十足源于管理上的创新。
转变模式,垂直管理。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管控,在全面权衡利弊后,中铁十七局“一闸三线”工程项目部成立了大道洲等架子队。
“项目采取架子队带动施工队的新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施工进度。”中铁十七局“一闸三线”工程项目经理张述明说,“架子队人员全部改为项目部‘自己人’,施工现场采取双班倒的值班模式,全天24小时专人盯现场进度。新的管理模式让我们可以直接掌握现场第一动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细化目标,激发干劲。项目部实施《逐级绩效考核制度》,架子队每月明确所有人员奖罚指标,以月进尺为依据,激发工作积极性。“我们细化到10米为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大不小,好像挂在树上的果子,踮踮脚即可摘到。这时会发现,下一个10米努力一下也可以实现。”邓皓天形象地比喻说。项目部的创新举措让工人有了积极性,施工进度不断被刷新。
在费用核算方面,项目部每个架子队独立核算成本。大到机械设备小到一颗螺丝钉都清晰掌握。所有的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物料消耗等支出,全部由架子队自行管控,开支成本大大降低。
“一闸三线”工程第1标段全线有8个施工点,往返时间长。如何克服距离问题,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到人?针对实际情况,项目部转变思路,采取务实举措。“我们把设在起点的驻地迁到线路中间的王庙架子队队部。条件虽然简陋,但能兼顾前后,每天至少节约路上浪费的时间3小时。”中铁十七局“一闸三线”工程项目总工杨攀介绍。
分点包保,压实责任。项目部全体班子成员划分成5个小组,一对一分点包保各个架子队,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同时,本着“量才适用、分工负责”的原则,重新调整区域分工和责任范围,明确细化责任内容。项目部成员每项工作都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统一思想,提升战斗力。项目部实行“谈话制度”,及时把握职工思想动态,通过引导统一职工的思想,凝聚力量。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项目人员大多身兼数职,积极作为,一心扑在施工建设上。“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勤勤恳恳,毫无怨言,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谈到项目部成员的工作状态时邓皓天欣慰地说。
面对目前复杂形势、繁重任务,中铁十七局“一闸三线”工程项目部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创新管理,逐一破解设备物资、工程施工、人员管理等难题,有力保障了标段的施工进度。
“一闸三线”工程第1标段溪坪支洞 ( 杨晶 摄)
工法创新——探索新工艺,助力工程高质量建设
“你看,这是爆破后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班组的水平!”在“一闸三线”工程第4标段岭脚支洞内,顺着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闸三线”工程项目部工作人员李佳手指的方向看去,炮孔痕迹清晰、分布均匀,一直贴着洞顶向洞内延伸。
“在保护岩体上炮孔痕迹保存率越高,对周边岩体的破坏程度就越小。炮孔痕迹保存率的多少是衡量爆破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也是光面爆破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李佳进一步解释说。
光面爆破控制指标为炮孔痕迹保存率和洞壁平整度。据了解,“一闸三线”工程第4标段各工区前期开挖平均炮孔痕迹保存率为76.2%,没有达到优良标准。
“为找到引起炮孔痕迹保存率低的主要症结,项目部成立QC小组,对如何提高隧洞开挖炮孔痕迹保存率开展课题研究。”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闸三线”工程项目经理吕虎波说。小组成员通过对各工区的现场调查及与施工员、班组人员探讨,收集了导致炮孔痕迹保存率低的原因,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我们通过爆破试验对比,重新确定隧道开挖方法,创新采用超前小断面导洞开挖。”吕虎波口中新的开挖方法指的是,在开挖时进行超前掘进小断面导洞,预留光爆层,对预留光爆层进行打眼、爆破,扩挖至全断面。
效果好不好,数据来说话。项目部开展QC小组活动之前,平均开挖炮孔痕迹保存率为76.2%,炮孔痕迹保存率较低,光面爆破质量较差。采取QC小组的方法后,平均炮孔痕迹保存率达到了92.8%,成功达到优良标准。
与此同时,QC小组制定光面爆破质量奖惩条例,每周开展光面爆破质量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班组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班组进行处罚,对于考核优良的前三名班组颁发流动红旗,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
“奖罚办法出台后,施工人员积极性大大提高,炮孔痕迹保存率全面提高。”吕虎波说。
通过QC小组活动,“一闸三线”工程第4标段在小断面隧洞中采用预留光爆层分次爆破,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新施工工艺流程。该工艺在提高炮孔痕迹保存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炸药单耗,开挖成本有效降低。
吕虎波表示,项目部光面爆破质量得到了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高度赞扬。在今后的建设中,将继续在小断面隧洞中推广预留光爆层分次爆破法开挖,通过新工法助力工程高质量建设。
“一闸三线”工程第3标段城门支线施工现场 ( 杨晶 摄)
科技创新——破解施工难题,打造精品工程
4月13日,“一闸三线”工程第3标段城门支线4号至3号顶管施工顺利始发。对于该标段的建设者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闸三线”工程第3标段共计16段顶管,均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顶进钢管。其中,城门支线5号至4号穿越乌龙江1145米超长距离竖曲线硬岩顶管最为特殊,施工难度之大堪称全国之最。
“无论是周边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还是新型顶管施工技术应用,都是业内鲜有。”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闸三线”工程项目经理艾慧说,“3标段采用超长距离硬岩曲线钢管顶管技术,开创国内先例。”
项目部采用井周工法桩加固、井顶精准配重、井底定点爆破和不排水绞吸等联动举措,完成了大型沉井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沉降;创新采用三道止水橡胶板及两道空腔内注膨润土固态泥浆止水技术,实现了顶管顺利始发;自主研发的偏酸性泥水分离固化技术,保证了顶管有效顶进;设立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顶管实时受控;开发的基于BIM微盾构施工辅助管理系统,实现了顶管可视化预演。不仅如此,项目部对该段顶管从专项方案、地质复勘、顶管机设计、顶管顶进、监测及进出洞等各环节都经过详细分析、论证,并采用了许多有别于常规顶管的关键技术。
“我们以城门支线5号至4号超长距离曲线硬岩顶管为研究对象,结合城门4号至3号超长距离中砂层顶管,长乐支线下穿高铁、高速、国道,金水湖支线沉井岩层下沉等工程技术特点,依托集团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中心,并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强化科技创新,破解施工中遇到的难题。”艾慧介绍说。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闸三线”工程项目部的科创工作得到了福建省水利学会平潭引水工程创新驱动服务站的充分认可,公司“一闸三线”项目经理艾慧与另外两家参建企业相关负责人吕虎波、杨攀被授予“工程创新争先标兵”荣誉称号。
创新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一闸三线”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面对挑战,福建省水利学会平潭引水工程创新驱动服务站参建企业正积极作为,以创新促建设,朝着将“一闸三线”工程建成精品工程的目标共同努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整合、共享、服务、创新’要求,继续用好、管好这个平台,以创新为抓手,更好服务社会,助力‘一闸三线’工程高质量建设。”福建省水利学会理事、平潭引水工程创新驱动服务站站长、“一闸三线”工程总工程师黄智刚掷地有声地说。
链接: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一闸三线”工程第1标段(闽江竹岐—大樟溪引水线路工程)施工任务,合同总价4.432亿元。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全集团拥有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桥梁、隧道、公路路基等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同时具有地质灾害治理甲级、军工备案、营业性爆破作业、援外成套项目等资质。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逾1.66万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80项,拥有专利703项、工法599项,主(参)编行业技术标准27项。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一闸三线”工程第4标段(南线输水)大樟溪—石溪输水隧洞施工任务,合同总价4.026亿元。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为基础,涵盖公路、市政、水利、矿山、国防人防、能源核电、航道港口、工民建等各个领域施工的国有企业。公司拥有公路、市政、矿山、水利水电工程四项总承包一级资质,拥有营业性爆破级资质。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多人,获得国家级专利30多件、省部级工法10多项。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一闸三线”工程第3标段(中线输水)14.1公里顶管施工任务,合同总价3.04亿元。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程施工、设计、勘察测绘、生态环境治理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BIM工作室、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智慧岩土中心、地灾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公司累计取得国家专利、著作权、工法、科技创新成果等百余项,与国内多所重点院校以及中科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屡获核工业优质工程奖,在全国及部分东亚、南亚国家创多项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