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望、湖海相连,水清岸绿、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白鹭翱翔——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核心区的筼筜湖,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吸引着广大市民及游客前来休闲、畅游,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城市会客厅”。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特邀俄罗斯总统普京到筼筜湖畔的筼筜书院会谈。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筼筜湖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湖水黑臭,蚊蝇滋生、鱼虾绝迹,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
筼筜湖的转变,缘于30多年来持续不懈的努力。厦门历届市委和市政府坚决贯彻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筼筜湖综合治理方针,一届接着一届干,持之以恒推进治理,使筼筜湖实现了美丽蝶变。
思路决定出路,筼筜湖整治明确方向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筼筜湖还是筼筜港,面积10余平方公里。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围海造田,筼筜港西侧建起了一道堤坝,筼筜港变筼筜湖。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筼筜湖不断被侵占,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筼筜湖成了臭水湖,周边百姓苦不堪言。“垂帘听戏”的讽刺性漫画,就是当时的典型写照。
筼筜湖污染问题引起厦门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84年开始,厦门市开启了筼筜湖综合治理之路。
1988年,对筼筜湖综合治理来说,具有历史意义、战略意义。当年3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治理方针,为筼筜湖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指明了治理路径。
如今的筼筜湖由4个湖区组成,天湖、地湖、松柏湖以及筼筜湖,总水面面积1.6平方公里,集景观水体和防汛排涝功能于一体。
指着荡漾的湖水、茂盛的红树林,厦门市河长办工作人员感慨地说,筼筜湖蝶变,正是得益于厦门历届市委、市人大与市政府30多年始终坚决贯彻习近平提出的筼筜湖综合治理方针。
一届接着一届干,四期综合整治使筼筜湖浴火重生
贯彻筼筜湖综合治理方针,厦门历届市委和市政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干,30多年来长抓不懈,持续推动筼筜湖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据悉,筼筜湖已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综合整治。
一期综合整治,从1984年至1992年6月,以“湖水基本不臭”为目标;二期综合整治,从1993年至1999年,以“截流新增污水,保证防汛排洪安全”为目标;三期综合整治,从2000年至2009年,以“清淤整治,截流新增污水,改善筼筜湖生态环境”为目标;四期综合整治,从2009年至2016年年底,以“晴天污水不入湖”为目标。
四期综合整治,贯穿始终的就是“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治理方针,使筼筜湖水质、环境、生态等发生巨大变化。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厦门市观鸟会对筼筜湖区域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11目30科54种鸟类,观测到鸟类总数为6144只次。同时,筼筜湖湖心岛、内外导流堤等处的红树林约2.6万平方米,植物品种不断丰富,植物群落不断完善。
各种鸟类成群,多种珍稀保护生物在湖区频繁出现。如今,浴火重生的筼筜湖,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大胆实践,探索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之路
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行动快,力度大、效果显,30多年来,厦门市委和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提出的筼筜湖综合治理方针,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科学、有序、高效的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之路。
立法保障,法规护航。1989年11月,厦门市政府颁布《筼筜湖管理办法》;1992年9月,厦门市政府颁布新的《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1997年7月,厦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2020年2月,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厦门市根据形势发展,与时俱进,4次为筼筜湖立规立法,为依法治理、保护筼筜湖提供了法律保障。2018年,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划定水系生态蓝线并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管理,实现了河湖水系“一张蓝图”,同时市政府出台《水系生态蓝线管理办法(试行)》。水系生态蓝线的划定和政策法规保护,进一步为筼筜湖的治理、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法规保障。
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厦门市从全局的高度,对筼筜湖综合治理进行统筹规划。《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筼筜湖治理提出了“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方法,使湖面变清,生物适度繁衍,变城市内优美风景区”的明确要求。2011年,厦门又提出筼筜湖综合治理三大“新思路”,明确以水体整治为主、兼顾沿岸景观提升,以生态改善为主、结合综合保护利用,以环筼筜湖环境提升为主、带动岛内整体环境优化。精准明晰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保证了筼筜湖综合治理始终按正确道路前进。
科学统筹,系统治理。历届厦门市委和市政府科学统筹、有序衔接截污处理、源头提升、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等环节,持续推进筼筜湖综合治理。通过纳潮入湖、西水东调,输送新鲜海水,使湖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推进红树林种植与湖区园林景观建设,丰富植物品种,完善植物群落,实现了筼筜湖区生态景观和防汛固堤的有机统一,湖区变成了白鹭等鸟类和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新绿洲和城市湿地。
河湖长制助力,让筼筜湖魅力永驻
厦门市历届市委和市政府在筼筜湖治理中高度重视湖区治理机构建设,建管并重,不断探索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筼筜湖。
早在1988年的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厦门就明确了“市长要亲自抓治湖”,这也成为后来河湖长制、党政同责的雏形。随后,厦门市建立并持续完善筼筜湖管理机构,提供统一、科学、高效的管理。2018年3月,厦门市实行双总河长制,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再次极大强化了筼筜湖的管理。
今年2月,厦门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明确要求“湖区实施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负责协调辖区内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作,解决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厦门市还推出了管理筼筜湖湖区公园的“市民园长”模式,实现了筼筜湖的共治、共管、共享。
在河湖长制助力下,厦门市正充分借鉴海绵城市先进理念,以“狠抓源头治理、严控中间减排、落实末端治理”为抓手,大力推进筼筜湖后期治理,着力将筼筜湖打造成市中心的国家生态湿地公园、闹市区的白鹭保护区。
在习近平提出的筼筜湖综合治理方针指引下,一代又一代厦门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使筼筜湖由臭水湖蝶变“城市会客厅”,成为厦门崭新、亮丽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