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穿起帮扶线 奏响驻村三部曲 ——记市派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维忠
2020-10-30   来源:新罗小池

培土栽花苍野阔,钟灵毓秀艳阳斜。日前,走进新罗区小池镇的培斜村,村口一条崭新宽敞的康庄大道,就像一道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靓丽风景,揭示着过去三年,培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变化的启动者,正是龙岩市财政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陈维忠。

“自从2017年12月龙岩市财政局挂钩我们村以来,派驻干部到我们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们村变化很大,几乎一天一个样。”培斜村党支部书记华锦先边走边夸赞,“维忠书记了解农村工作,懂政策善谋划接地气。”

微信图片_20201030120822.jpg

陈维忠(右)查看外新线项目

坚持党建领航 筑牢发展根基

“驻村工作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是从无到有,第二阶段是从良好到提档升级。”2017年12月,陈维忠到培斜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彼时的培斜村已经是具有产业支撑的“造血型”示范村,有别于“输血式”的贫困村,如何推动培斜村好上加好,是摆在陈维忠眼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建抓得实,干部成长快,农村变化大。很快,他从党建着手,在培斜探索出以必修课、经济课、示范课、文化课、生态课等“五堂课”为抓手的“党建+”工作模式,让支部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

微信图片_20201030122647.jpg

 陈维忠(左)组织开展培斜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村里制度建设薄弱,尤其缺乏基层治理等经验总结类综合性材料,而各级各部门又经常前来参观考察,时常不能让来客全面了解村里具体发展情况。驻村半年后,陈维忠组织拍摄了《党建引领发展,全村参与建设,共同缔造幸福美丽乡村》的宣传片,再现了培斜村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每十年一个飞跃的发展历程。

2018年12月,他组织推出“寻梦培斜”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工作动态,搭建起党员与群众、培斜与外界互动交流的平台。同时,他与村两委采取“网格化+党员联户”的“四包”责任制模式,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助力致富创业,营造良好民风。

实施项目带动,助力乡村振兴

“筑不好巢,就引不来凤。”在培斜村里新建1座气象观测站,成为陈维忠上任伊始的第一个项目。

培斜村的旅游、竹席加工、茶叶加工等产业都和天气因素紧密相关,然而,气象定位却只能到小池镇云顶山,虽然都在一个镇,两者的气候却相差较大。“用心、用情,才能真正服务百姓。”陈维忠泡在部门里协调争取部门的立项支持。2018年8月,观测站顺利建成,气象定位精准到村。

“村情摸清找思路,现有政策要吃透。”陈维忠与村两委经过调研,制定出台培斜村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从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支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入手,精准帮扶驻点村发展。驻村以来,他与村里先后向上争取各级财政扶持资金1385.9万元,先后完成国道319至村部、村部至农家乐、外新线、新村道路白改黑工程,生态停车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创业园美化、文化创意提升等工程,还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田间道路工程、水利设施修复、小溪炉龙岩县苏维埃革命旧址修复等,让培斜村的民生基础设施全方位升级。

“陈书记把我们村当成自己家乡,为我们村办了很多好事。”老村委赖荣辉感慨地说,村民们对陈维忠书记评价很高,大家见了他都会热情地聊上几句。

微信图片_20201030122808.jpg

陈维忠(左二)春节期间与镇村干部慰问贫困户

大力培植财源 强村富民促脱贫

“财政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国家和人民当好家理好财。”陈维忠来自闽西红土地财政部门,用好政策理好财,办好项目管好事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

驻村期间,他与村两委采取“统一规划+合作社统一管理+游乐项目收入分成”管理模式,推动收益分配机制从“三三制”向“分成制”变革,此举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可持续的保障机制。

陈维忠还十分注意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如在协调引进投资330万元的人防疏散基地暨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中,采取“项目+党建+综治”模式,使项目既有人防元素,又有党建文化,还增加视频监控设施,一举多用。

在脱贫攻坚方面,他与村两委采取“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由工作室的党员牵头,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设立贫困户免费摊位,将贫困户扶贫帮扶资金作为股金注入合作社定期分红,全村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人全面脱贫。

“政策好、民风淳、经济发展百业兴,我们的目标是将我们村建成风景美、游客欢、瓜果飘香农家乐的新时代新培斜。”陈维忠对培斜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