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深入推行河湖长制践行“两山理论”绘就河湖新景
2020-10-22   作者:林铭珊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晋江之畔,城市坐落在碧水蓝天间,三五成群的行人沿江畅享自然之美,这是近年来泉州生态文明建设改变市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是泉州笃定践行“两山理论”,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立法、制度之力筑牢生态文明建设之基,高站位高标准绘就生态文明试验区蓝图,实现高品质水生态环境供给的有益探索。

  以特色立法

  为绿色发展“量体裁衣”

  践行河湖长制,泉州政治站位更高、管护底气更足。

  泉州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构建“三级五层双河长”组织体系,从区域到流域、从大江到小溪、从湖库到沟塘全覆盖,层层落实责任,变“九龙治水”为“河长治水”,实现河湖管护日常化、制度化,打破水环境治理困局。2019年,泉州成立全省首个河长学院——泉州河长学院,为基层河长集中“充电”,进一步提升长效护河能力。

  立法的引领推动成为河湖生态文明建设致胜的关键一招,《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小兴介绍,《条例》牢牢把握住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生态红线,又结合两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的市情实际,因地制宜,将立法重心放在处理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两方面的关系。

  在制度层面探索补偿机制,用真金白银和制度约束构建“生态美、百姓富”发展格局。泉州出台实施意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从最初的每年2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亿元,累计下达流域资金17.55亿元;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预期绿色收益质押、林权抵押、光伏贷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累计发放5.1亿元。

  系统治理山水

  带来花园城市生活

  从河里到岸上的系统治理,若干个画面串联,见证泉州绿色发展释放的生态红利。

  以推行河长制为抓手,探索建设清新流域模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系统治理,实现“清新流域、生态两岸、富美乡村”的目标。永春南星溪经过两年多的生态治理,溪水清鱼现、两岸花草盎然。南星村村民刘金友笑着说:“过去臭气熏天,如今村里人都爱在这里话家常,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日子。”

  创造性的“生态连绵带”建设,“山线公园”与“水线公园”构成泉州绿道山水环线。山线公园用绿道串起清源山、泉州少林寺、圣墓、大坪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区,终于滨海公园,一路层林叠翠、繁花似锦。而水线北滨江公园五区十园渐次绽放,串起晋江下游亮丽风景。廊道,则串起山林、水体、湿地、公园。“‘开门见绿推窗现景’照进现实!”今年60多岁的泉州市民陈先生感慨道。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