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霞葛镇坑河村是诏安县的一个偏远山区的小村庄,距离县城40多公里,距离镇政府5公里,讲客家方言。2019年4月,黄逸民被派驻往坑河村任第一书记。自从到了坑河村,他的心中就始终盘桓着一个问题:如何让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他的扶贫经历,被记录在他的扶贫手记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黄逸民的手记,感受他扶贫之路的点点滴滴,向他赤诚而火热的初心致敬。
“新手”如何““上路”
还记得刚到霞葛镇报到的第一天,接过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剑鸣同志手上的“接力棒”,我意识到这一棒犹如《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有着无限的“重、轻、长、短、粗、细”。其重在于无限担当的责任,其轻在于有无我忘我的信念,其长在于所有惠民政策伸向“最后一公里”,其短在于拉近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其粗在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其细在于开展工作所需的细致。
好在我有过乡镇扶贫专干的工作经验,所以先从精准扶贫方面的工作着手,其他业务则通过与村两委干部沟通学习,不断克服“本领恐慌”。
为了全面掌握坑河村的致贫原因和现状,我坚持用土办法,对村内的贫困户开展遍访工作,认真查摆问题并听取民情民意。
起初,村民对我的到来都表示怀疑:“你这个小年轻能懂什么,我们跟你聊了也没用。”“跟你说了你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小伙子赶紧回县里享福去吧。”……听到村民们这么说,我觉得心里憋屈,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
我找到了村里的村党支部书记请教,陈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黄书记,你刚来村民们对你面生还不熟悉,他们不愿意与你深聊,而且有的贫困户不会讲普通话,你也要理解。其实村民们都很淳朴,他们跟你熟了,自然就接纳你了。”如何才能跟村民熟起来?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我一宿没睡着。要想让村民愿意接近我,就得让村民们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从那以后,我到贫困户家不再拿着个本子问东问西,而是在农闲时候入户与他们拉家常;遇到不让我进家门的贫困户,我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我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时间久了,村民们跟我见得多了,开始慢慢地接受了我,不少贫困户还教我讲客家话。慢慢地从一名扶贫“新手”变得“轻车熟路”。
经过两个月的摸底,我基本掌握了全村概况,坑河村共有772户377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289人,因学致贫和因残、因病致贫占比最高。我的帮扶工作思路也清晰了不少,根据我村制定的三年规划,把目标、规模、重点一一对应。
除了走访全村的贫困户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走访了村内党员、退休村干、退休教师以及各村的村民小组组长。他们反映最为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村庄道路硬化问题。南方雨季长、雨量多,一旦下雨,路面就泥泞不堪,坡度较陡的路段雨季摩托车都不能通行,这不仅影响了附近群众的交通出行,也影响了群众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我都一一记录在驻村日记中,并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资金。
2019年以来,我村共新修、拓宽村道3条,前不久完成验收的下坪子自然村连接主干道的项目,实现了我村打通每个自然村道路硬化的“最后一公里”。除此之外,还完成1处土楼排污系统升级的环境整治项目,村容村貌不断提升。坑头自然村的老年活动中心也正在快马加鞭地修建中。
立志于“勤”,收获百姓“暖心笑”
“多亏了黄书记的帮忙,我们家有了固定收入,孩子也上了大学,你瞧,我家这大电视就是最近刚买的,现在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说起黄逸民,坑河村村民江光景满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