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德:玉树牦牛的守望者
2020-01-13   作者:张林萍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在格桑花盛开的青海玉树,因为有了他,牦牛产业发生了巨变,牧民的生活状况今非昔比。

他扎根玉树34载,致力于玉树州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他开展的我国青藏高原放牧牦牛硒营养状态研究,填补了牦牛科学研究的空白;他带领团队完成牦牛综合繁育性能改善技术研究,并成功推广牦牛高效养殖新模式,破解草畜矛盾,解决高原牦牛生产率低下的瓶颈问题,助牧民增产又增收。

宋仁德近照。

他,就是玉树州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试验站站长宋仁德。

1966年,宋仁德出生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牧区长大,放过牛羊,这让他对草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1982年,他考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1984年入党,1986年大学毕业。当时,系里要他留校当辅导员,但他放弃了,并主动请缨到偏远的玉树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作为土生土长的牧区人,我知道当地家畜的生产状况,只想用自己的学识帮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宋仁德说。

一句朴实的话语,透露出宋仁德扎根玉树的初心。他初次下乡调研,就遇到麻烦事,在返回玉树的途中,车子陷入了沼泽,差点有去无回。尽管条件比较艰苦,但他毅然选择留下。后来,他几乎跑遍了杂多、曲麻莱、治多等县的山山水水,采集草种、记录草场生长数据、登记牦牛品种、收集牛粪样品……他用心倾听牧民心声,用脚步丈量出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基础数据。


调研过程中,宋仁德发现,玉树的枯草季节长达8个月,进入冷季,高寒草地牧草变枯,营养价值变低。到了来年1月份,牛羊连营养价值低的枯草都吃不上,体重进入负增长期,体质越来越弱。到四五月份,一有雪灾,牦牛藏羊就会大量死亡。传统高原畜牧业中,在夏天短暂的牧草生长季,青年牦牛增重大约四五十千克左右,而在漫长越冬期间减重超30千克,母牦牛体重甚至下降45kg左右,每经过一个冷季,牦牛体重降低约15%。

宋仁德说,按全国牦牛约1500万头,每头平均体重200公斤计算,全国牦牛一个冷季掉膘失重达45万吨。牧民要提高收益,只有通过不断扩大养殖数量来满足生活和经济增收的需要,但牦牛数量已超过理论载畜量,这样的增长速度势必造成草地迅速退化、生态严重恶化。高寒地区的牦牛藏羊生长慢、出栏周期长、平均产肉率低、肉质差、生产性能低。一般成年公牦牛活体重300kg左右,成年母牦牛活体重平均200kg,屠宰率平均48%~50%,胴体重平均108kg,净肉率平均42.5%~43.9%。

“自古以来,玉树牦牛全部靠天然草地放牧饲养。由于牧草在传统饲养中被大量浪费,再加上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即使正常年景家畜也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之中。”宋仁德说,新中国成立后,几代畜牧兽医人都在为改变这种窘境而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牦牛资源状况、牦牛生理生化、牦牛繁殖、牦牛改良、牦牛疫病防治等学科和领域研究,但缺乏对牦牛饲养技术和饲养配套方式的系统研究和投入型畜牧业生产理念,牦牛养殖依然沿袭传统、粗放的饲养方式,牦牛生产也一直未能摆脱困境。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宋仁德给出了解题思路:摸清畜牧业资源“家底”。

宋仁德带领团队通过生态畜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对玉树州的牲畜畜种、数量、年龄等开展入户调查,找到了牦牛养殖很难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这个怪圈的真正原因。

在宋仁德看来,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家畜基数不实。统计数字与实际存栏数相差太大,受宗教影响严重,出栏意识差,饲养“长寿牦牛”因而大量消耗了牧草乃至破坏了草地生态而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二是生产方式落后。牦牛养殖在大部分藏区仍然沿袭传统的饲养方式,经营规模小、畜群结构不合理、养殖时间长、饲草饲料储备和补饲意识差、疫病防治不规范、缺少产业发展规划、商品意识薄弱,牦牛产业效益不高,靠天养畜现象突出;三是尚未形成牦牛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发展中的养殖、饲草料、屠宰加工、品牌打造、流通销售等环节相互脱节,产业发展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牧民大多以初级产品廉价销售,加工附加值不高,牦牛产品独特、优质、天然的特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问题阻碍了牦牛产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安全发展。只有制定能量与家畜平衡制度、政策,用标准化建设的思路去谋划牦牛产业整体发展,推进牦牛适时出栏,才能达到牦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宋仁德说。

宋仁德(右)在指导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富民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牦牛数量约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5%,而玉树的牦牛数量就占了青海牦牛总数的1/3。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三江源头核心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鉴于现状,宋仁德果断提出:“唯有尽快更新现有的养殖模式,才能找到牧民和草原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如何更新养殖模式,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思虑再三,宋仁德决定学习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1997年,宋仁德通过自学考入日本宫崎大学攻读动物生产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留日10年间,宋仁德多次返回玉树,完成了《牦牛的放牧行为对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同时他与日本、德国专家共享自己积累的资料,邀请他们共同完成《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放牧牦牛可持续生产优化模型的研究》等科研项目。

由于宋仁德表现优秀,日本一些高校和大公司有意留他,给出的待遇也优厚,但他最终决定带着成果回国。2011年,宋仁德被遴选为“十二五”期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实验站站长,从事牦牛育种、营养、管理、疫病防控等产业技术研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与监测、卫生监督、生态畜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工作,这给宋仁德直接服务牧民群众搭建了绝佳的平台。

“要想为牧民服务,首先要知道牧民需要什么,不跟牧民打成一片,就无法理解牧民之所急,也无法帮助牧民过上好日子。”宋仁德说。

秉持这样的认知,宋仁德通过对牧业人口、草地类型及面积的核查,准确掌握了玉树州家畜的畜群结构、饲养量及人均牲畜占有量等草地负载信息。对全州对畜牧业生产现状进行了评估;首次用家畜的放牧行为对高寒草地的牦牛两季利用放牧系统进行了评价,对项目区草畜平衡进行了分析,为高寒草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此后,宋仁德带领团队进行一系列科研攻关,比如针对母牦牛繁殖率低和犊牦牛生长速度慢的特点,制定出天然草地牦牛划区轮牧技术方案及对各年龄层、用途牦牛进行了全年各季节放牧行为、补饲效果研究与示范,创立了高原型牦牛“放牧+补饲精料+舔砖”的优化模式,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研究成果。同时还通过教学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相关人员、养殖大户及牧民开展了高原型牦牛的补饲、综合繁殖技术等专业技术培训。如玉树州国营牧场示范户,饲养牦牛数从865头减为772头,母畜比例由39.0%提高到45.6%,出栏率达到20.12%,建制燕麦种植基地600余亩,燕麦青干草平均亩产达到794.2kg,创造了高寒地带燕麦青干草1076kg/亩的历史记录;筛选出冬季生长期牦牛补饲精料配方一个,冷季增重7.5kg/头,减少体重消耗损失240元/头;夏季放牧+补饲牦牛日重增重达726g/头/日,最高补饲净利206.6元/头;围产期牦牛放牧+补饲+微量元素,犊牛日增重300g/头/日,提高22.2%;通过冬季围栏牧草储备与一年生牧草种植,使项目区从超载3088羊单位到盈余5729羊单位,提高了母牦牛的繁殖率和犊牦牛的生长速度,加快了牲畜出栏速度,增加了牧民的收入,实现了“减畜增收”的目标,减少了牧草的损失,有效保护了天然草地,有效促进了草地生态的恢复。

宋仁德通过牦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后,将轻简技术首先在示范户进行示范推广宣传,然后逐渐通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从原来的靠天养畜、抗灾救灾逐渐转变为主动进行饲草料储备,减灾防灾、投入型草地畜牧业生产意识逐渐增强,放牧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的推广逐年取得了成效。

推广牦牛高效养殖新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宋仁德说,牦牛生产性能低,主要表现在繁殖性能低,牦牛由于生存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带,生长环境严酷,冬季牧草总量和营养量严重不足,而只有足够的营养,才能提高母牦牛的繁殖能力,而玉树牧区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带,繁殖关键期母牦牛营养严重不足,母牦牛因为没有足够的饲草料,特别是妊娠末期,母子营养需要量增加的季节,正是牧草枯黄、可食牧草总量和营养成分最为不足的时期,导致产犊当年母牦牛体能难以恢复,更难发情受配,致使牦牛繁殖长期处于两年一胎甚至三年一胎的极低生产水平。为了攻克难题,其团队通过近十年时间,攻关母牦牛“一年一胎”技术,开展母牦牛繁殖关键期有效补饲等营养调控技术、微量元素补充、牲畜暖棚合理利用、人工促情等技术攻关和实用技术集成,取得了项目区母牦牛连产率达到68.57%,提高了45.6%的好成绩。

佳绩不止于此。宋仁德还开展了我国青藏高原放牧牦牛硒营养状态研究。硒具有多种生理机能,能影响免疫系统的特殊组分和防止仔畜腹泻及白肌症的发生等。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大多数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态硒(水溶态硒)含量偏低,属缺乏和极度缺乏地区,青海省除马海地区及海东地区以外,牧草中硒含量均严重缺乏。为此,宋仁德带领团队通过给妊娠末期母牦牛补硒和VE,测定母牦牛和犊牦牛血清中硒和VE浓度变化,对硒和VE在牦牛胎盘中的通过性及母乳的传递性、改善犊牦牛缺硒综合症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开发推广了加硒舔砖,对改善玉树牦牛缺硒状况起到了良好效果。

宋仁德先后完成了“中国青藏高原放牧牦牛硒营养状态的研究”“玉树生态畜牧业研究与示范”等重点科研项目。同时,他还选取牦牛体系综合试验研发示范点,以减畜反而增收的事实来引导部分牧民改变传统养殖观念。通过多年的调查、测定,成功申报了“玉树牦牛”“扎什加羊”两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地方品种,并通过现场鉴定。曲麻莱县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董事长诺巴仁青说:“现在我场每年能提供1500头优良的后备种公牦牛,帮助贫困牧户增加了收入。没有宋站长多年的努力,这些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谈及国家肉牛牦牛体系对养殖户的帮助时,杂多县莫云乡巴羊村扶贫对象扎西才旦说:“2014年冬天,玉树下雪下得特别厉害,我的十几头牛饿死了,去年家里大儿子做生意亏得厉害,也没有钱买太多的饲料,真得特别伤心,本来想把全部牛卖了,干点其他的工作养家糊口,但这么多年和牛打交道突然要卖出去真得好难。正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玉树牦牛站(玉树综合试验站)及时提供补饲料、技术,帮助了我家渡过难关,现在我家的牦牛生产形势喜人,卖的牛多了,钱也多了,生活好过了。”

如今,宋仁德的富民梦正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玉树州创建了11个以高原牦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牦牛养殖技术、补饲技术、繁殖技术为核心技术的高原牦牛高效配套养殖技术示范基地,示范成效显著,辐射带动牧民万余户。

由于业绩突出,宋仁德荣获多项殊荣,比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荣誉奖、日本科学协会科学助成奖(独创)、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来青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首批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等。

 宋仁德在进行寄生虫现场检测。

担当

“海外求学、访问只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这段留学经历,让我对国外的科研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方法有了更客观的认知。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更需要加倍努力,为中国畜牧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宋仁德说。

回国后,国内不少高校向宋仁德抛出橄榄枝,但他还是婉拒了。面对亲友的不解,宋仁德解释说:“相信玉树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更需要我的。”

眼下的宋仁德和他的团队又在忙些什么呢?宋仁德说,天气越来越冷了,搞畜牧兽医的就是要与严酷的寒冷斗,与艰难的路况斗,这是责任,更是担当。尽管玉树现在已经冷得可怕,但后备种公畜鉴定工作依然在进行,这关系到单位工作的进步,关系到团队的发展,更关系到牧民的直接利益,不敢懈怠。      

“一个人如果能为自己所爱的工作贡献出全部力量,那么这项工作一定会干得很出色,收获也很多。”宋仁德说,他经常和团队成员去交流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希望他们凝心聚力,共同为玉树牦牛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宋仁德说,尽管玉树在积极推进股份制合作社建设,通过将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折股量化,进行划区轮牧、分群管理,让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但玉树生态畜牧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文化的缺失、盲目务牧、无序放牧的情况在牧区仍然存在。虽然这些年草场功能、牦牛品质退化、牧民收入不高、产业后续效益不佳问题都有所改善,但从长远看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我们希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能在科研经费、人才、母牛补贴上多给予相应扶持。我们也在积极引进资金雄厚、产品研发能力强、销售渠道成熟的龙头企业,这样可以有效带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和牧民稳定增收。”宋仁德说。

同时,宋仁德建议政府要培养更多本地的高素质农牧民和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在壮大牦牛产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开展提纯复壮“种源”革命,与科研院所合作,利用玉树野牦牛的天然优势基因,培育“高繁、增重、抗病”的玉树野血牦牛。推动牧业提质增效,增加牧民收入,要让玉树牦牛“牛”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扎根玉树,宋仁德还说服也在日本留学获得草原学专业农学博士的妻子,从西宁调到玉树州草原工作站工作。宋仁德说:“我俩作为一个团队,干得特别好。我在牲畜领域,她在草地方面,好多项目都是在一个课题组,一直做下来十几年,出了不少东西。”

34年来,繁重的工作让宋仁德的身体严重透支,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不请自来。既便是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努力奋斗着。他说:“牛羊是这片草原的希望。我就想把牧民全部带动起来,富裕起来,同时,把这块特别宝贵的草原生态保存下来,留给子孙后代,这就是我的信念。”

责任编辑: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