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镇地处三明市三元区西北部,渔塘溪、溪源溪等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全长59.6公里。全镇设有两个河长、两个流域河长、12个河道专管员。近年来,岩前镇通过“一心四治”创新治理模式,全力打造市级河长制示范河段,让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在岩前现实展现,真正使“河长制”变成“河长治”。
一个监控中心
“坐在监控设备前,轻轻滑动鼠标,通过高清摄像头,河道水位多少,河道环境怎样,垃圾有无倾倒、有无排污水等情况尽收眼底。”今年来,为进一步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初心,让更多村民享受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岩前镇率先设立镇域河湖监控中心,在渔塘溪、溪源溪两条重点河道安装11路高清摄像头,形成河道管理天网,实现河道保洁、违法排污、岸线清退等24小时监控“可视化”目标,确保全镇河道保护落到实处,让破坏河道生态行为无处遁形。
四个方面治理
岩前镇河长办结合河道管理与河长制实际工作特点,以河长任务为核心、河道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社会化参与为补充,积极推进“四治”工作,有效保障岩前河道水环境建设。
治水
坚持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建章立制完善完善镇村两级“河湖长制”体系,结合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巡河APP和镇监控系统,在镇域开展生态领域、生产领域、生活领域“三生”常态化河道智慧巡河和日常监管,实现岩前镇12个行政村河道专管员网络化、常态化、信息化、制度化管理,确保河流、湖泊及山塘管护全覆盖。同时开展全民“爱河、护河、治河”行动,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四季村庄清洁行”,及时清理村沟村塘等陈年垃圾,会同三明学院定期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禹”主题活动,在“万寿岩前”微信公众号宣传生态治河护河先进理念、河长制工作先进做法,引导全民剑指河道垃圾倾倒、非法钓鱼捕鱼、乱伐护岸竹木、偷排生产生活用水等突出问题,从严打击破坏河道生态行为,形成全社会爱护生态河流的浓厚氛围。
治砂
全面开展河道涉砂行为专项整治,会同区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进行夜间不定期联合执法,对岩前境内的非法采砂、洗砂活动进行集中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关停河岸非法涉砂洗砂、破坏水土等行为。截至目前,全镇共发放《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16份,立案查处2起,行政处罚10万元,拆除镇域沿河砂场2家,实现河道周边砂场“零”目标,为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岩前镇生态安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治污
紧扣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4个方面,找准“污染源”、对症“开处方”,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一是突出垃圾分类。以垃圾“干湿分离”为重点,在镇区配备四色垃圾桶,明确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率先对各行政村、自然村的分类垃圾桶进行集中回收、中转和压缩,实现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的目标。二是强化源头治理。建立“河道专管员+新建养殖场”签字背书制度,定期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回头看”,“亮剑”畜禽养殖污染,及时制止违法违规养殖和排污行为,近年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280.2万元,拆除散养猪圈101户3729头,养殖场8家8320头。同时,增设忠山村农药农膜回收点,积极倡导秸秆综合利用,督促农民将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包装物丢进农资包装回收箱内,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农药入河情况发生,掐断小流域污染源头。三是建设治污设施。按照“城乡统筹、就近接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改善河道水域环境。目前,岩前镇已建设4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位于岩前村、星桥村、乌龙村以及忠山村,其中,岩前村污水处理厂在原有的污水处理规模的基础上,新增“A/O+接触氧化生化处理”工艺,实现生活污水处理量500吨/天,并成功打造岩前集镇生态资源化处理中心,将分类垃圾变废为宝,形成垃圾分类良性循环,确保全镇各流域水质常年达到Ⅲ类以上。
治岸
以建设溪源溪安全生态水系忠山段、三明市闽江上游沙溪流域防洪四期工程岩前堤段为契机,累计投入资金9254万元、新建防洪堤和生态护岸13.25公里,结合河道沿线景观绿带及河流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岩前集镇滨水步道,为村民提供丰富的“亲水空间”,逐步形成了“防洪、景观、生态”相融合的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