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期待更多正和博弈思维
2019-12-11   作者: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进入12月,漳州水仙迎来集中上市期。国资的介入,让新一季的水仙花产销格局有了喜人的变化。

今年年初,漳州高新区财政局全资成立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施水仙花保护和发展的主体,承担原产地保护、产业投融资、资源整合优化、项目建设运营、宣传推广等功能。该公司按照“统一征收、国企运营”的原则,直接负责水仙花保护区的种植、管理、经营,致力于打造“漳州水仙花”品牌,塑造“漳州水仙花”成为城市超级IP。

水仙花产业是漳州的一张城市名片,但长期以来备受市场低迷、种植规模萎缩、产业转型迟缓、从业者断层等困扰。作为新的市场主体,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被寄予推动产业升级、重塑城市IP、增加花农收益、赋能乡村振兴的厚望。

那么,它是如何“搅活一池春水”的呢?

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聚集了雄厚的国有资本,充分调动政府职能,借助政府各部门在政策制定、资源调配、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优势,将之整合重组之后介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各市场因子,与它们优化组合,直击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进而改变产业格局。它就像化学催化剂中的酶,分量不大,但作用惊人,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化学重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在我省,像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此类的发展模式并不鲜见,更令人欣喜的是,形态各异的多元化平台相继涌现。它们聚合农业农村不同领域的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莆田市组建振兴乡村集团,全面整合全市农业、林业、海洋渔业等相关资源,积极承接三农政策落地,搭建扶贫、产业、服务三大平台。其中,扶贫平台去年共归集全市“破壳消簿”资金近1.8亿元,投入到现有项目、产业中,让农村的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按照计划,今年全市近千个建制村、社区的集体收入将全部超过10万元,推进“破壳消薄”。

顺昌县开办森林生态银行,通过赎买、租赁、合作经营、托管等方式,收储碎片化、分散化的林木、林地资源,形成优质的森林资源资产包,而后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和开发,既提升森林经营效益,改善林分质量,又促进林农增收。

为解决农业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创新力量碎片化问题,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科研协同攻关、科企合作开发、上中下游衔接的平台,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攻关、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工作。

南平市延平区依托百合花产业,引导和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整合林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建设王台百合特色小镇,内引外联建设延平区首个专业鲜切花交易市场,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强村富民共同体,促进“事事有人管,人人共参与”,遇事共商共治良好氛围的形成,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社会治理同频共振。

……

模式创新大潮汹涌,其实背后都蕴含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正和博弈。在全新的乡村振兴生态中,各方做的都是自己最擅长的专业,但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均实现了优化组合,就像核聚变一样,各方得到的收益远远大于单方付出所能取得的效益,而整体收益更是被巨量放大。

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只是一个方面,在乡村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离不开这股朝气蓬勃、清新滋润的思维变革之风。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二十字方针,指明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一宏伟而艰巨的目标,关键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充分利用资金、人才、科技、管理、自然禀赋、人文积淀等资源要素,充分激活乡土社会的内生动力,实现乡土再造。但难点在于,空壳村与薄弱村依然数量庞大,许多村庄资源稀缺、分散。乡土再造,光靠一村一镇的力量,显然力不从心;即便是外部输血,也很难可持续。

以产业发展为例,小、散、弱是不少乡村产业的共性特征。乡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流动性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竞争力,一二三产融合面临着技术与资金等多重掣肘,生产与销售两端信息不对称,品牌体系不健全,科技转化率不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农户缺乏话语权……农业发展的信息链、资金链、产业链、价值链尚不完善。

正和博弈思维摆脱了点状思维与单向性思维的局限性。它高度契合当下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核心内涵,强调不同资源、不同优势、不同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聚合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互融共生,构建乡村振兴正和博弈的生态圈,指向资源整合和价值倍增,最终实现共商共建共赢。

论起八闽乡村振兴事业中正和博弈思维的应用,产业跨界融合是一种维度。

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枝东就表示,将推进“水仙花+旅游”“水仙花+美丽乡村”“水仙花+医药”“水仙花+互联网”等“水仙花+”业态发展,促进水仙花产业和旅游、文创等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水仙花产业。此类一二三产融合的例子在我省不胜枚举。

平台等模式创新亦是一种维度。

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整合用地、资金、项目等资源,有的放矢地抓住重点精准投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构建完备的支农体系;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统筹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资源,聚合政府、专业社工、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增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在产业发展方面,构建产业联合体,在互通有无中,不断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在产权交易方面,助力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平台上实现畅通有序流转,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探索资源变资产的新路径……

在众多卓有成效的平台创新中,我们看到,广大农民通过股份制、合作经营等方式,成为平台的一分子,被赋予了更多的财产权利。在全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下,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与动力得到激发。农村产权、财权、治权、事权实现了有机统一,共商共建共议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格局逐渐得以实现。而对于社会力量来说,他们有了更加畅通的渠道进入乡村,在与政府、乡民互动中,发挥专业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外部力量。

其实,在乡村振兴中,正和博弈思维的维度还可以有很多很多,应用场景也是层出不穷,产供销的全产业链、跨界融合的“产业+”、村级组织公共服务、村集体收入的滚动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可持续运转、人才资源的使用……把根扎得足够深,触碰到的问题才会是真正深层次的核心问题,正和博弈思维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应用才会源源不断。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