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石溪畔治河人
2019-12-04   作者:黄征辉   来源:福建日报

近年,龙岩市全面实施河长、湖长制,上下合力,全民行动,整治江河湖泊。几年过去,收效明显。江河日澈,处处青山,正所谓“河清江晏终有时”。

近日走进龙岩雁石镇。雁石,以雁石溪中有一岩石酷似大雁扬脖兀立而得名。这里距市中心20多公里。境内水系发达,有天宫溪、大吉溪、高聚溪、四集溪等10条溪流,归集到雁石溪,为福建第二大江流——九龙江上游之最大支流。其水质与九龙江两岸人民休戚相关。

雁石镇为龙岩工业重镇,境内有省属火电厂等大型企业和数量众多的大小煤矿。这个镇曾是市里的生猪基地,农家猪场星罗棋布,最多时猪场数量达1500多户。

 在这个镇上工作了10多年的镇党委书记林德文,记得早年这里的条条溪流,水质清莹。可自从养猪业大发展后,溪流一天天发黑变臭了。老百姓编顺口溜说:“人喝猪尿水,猪喝矿泉(山泉)水。”生态环境劣化,民众怨言日多。

如此镇情,可见环保尤其是水质复清的难度之大。

当时,雁石镇党委、政府一般人认识到,难度再大,事关3万多人口的一日三餐,事关百姓的福祉,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铁心治水!

这个时候,河长制、湖长制尚未全面推开,但刻不容缓。2015年底,镇里率先在全市成立乡镇生态执法中队。由镇里相关部门组成的这个队伍,在镇领导的带领下,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前提下,以法律为武器,“每周一执法”,推进生态环境的整治。当河长、湖长制全面施行后,镇里雷厉风行,建立起镇、村两级河长制,书记、镇长任河长第一、二把手。镇里成立一支10人的河道专管员队伍,并在全市最先设立乡镇级水质监测站等等。他们把治理的重点放在治理养猪业污染和非法盗采矿产资源上。

至去年底,全镇投入近亿元,拆除了近500家猪场,关闭猪场240多户,面积近9万平方米。创建17个无猪村,取缔5个无证非法采沙点,全镇无证煤窑基本实现零开采。艰辛奋力,业绩骄人。境内10条溪流水质全面改善、提升,原先有5条溪流为5类劣质水,而今大部已达到二、三类水质。村民们普遍反映,而今已看不见墨水一般的溪水,闻不到河水的熏人臭味了。清流潺潺、鱼翔浅底的旧时景象正在回归。

镇河长办主任给我讲了许多治水的故事。他说得最多的是区、镇领导的真抓实干、身先士卒。他说,区里一位常委曾经在镇里连续住了七宿。他走村入户,调查实情,了解村民的困难和要求,与农户促膝交谈,解说相关政策,并着力帮助镇、村解决整治生态的资金问题。镇里的领导夜以继日工作成了常事,经常周末也在镇里忙着。碰上“硬仗”,作为河长第一、二把手的书记、镇长往往都是出现在最前边。有一回,林书记与干部们一起去动员一个养猪户拆除猪场。户主是个残疾人,那天情绪激烈,忽地抓住了书记的小腿,下死劲咬了一口。其疼痛可想而知。书记并没有动怒,对其施以惩罚,他交代镇、村干部继续耐心做思想工作,并落实好拆除补助等事宜。

在镇河长办,我见到了敦实干练的林书记。他说,我年近50岁,在几个乡镇待过,最大的感受是,只要我们所做的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在为老百姓着想,他们就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你离开了,他们还会念着你。在雁石,拆猪场,整矿山,都是难啃的骨头,除了敢担当,冲锋在前,还得把群众时刻放在心上。当初办养猪场,是政府的号召;几年过去,为了唤回绿水青山,又得拆村民的猪圈。拆了,要给出路,要引导、带领他们转岗转产。他说,“绿水青山要与金山银山连结起来。既创建美丽小流域,唤回天蓝水净,也得尽力给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事项已在落实之中。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事业才能天高地阔”。

河边,是一大片的荷塘,莲叶田田,花蕾摇曳,映衬着不远处的粉墙黛瓦,好一派清净亮爽的乡野风光。每当夕阳西下,许多村民扶老携幼,悠游于这条栈道上。河长说,大吉是个大村,6000多人口。这两年,出外的20多名退休干部回到村里来住,他们说,村里的好环境把他们给招引回来了。

哦,昔时清景“雁归来”……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