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泉港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河湖管理,通过持续深化综合治水,坚持开门治水,积极调动全社会护水积极性等措施,扎实稳妥地推动河湖长制落地见效,让全区水生态环境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河长治水见成效
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是否如期推进、菱溪路口支流旁高速服务区污水直排问题是否整改完成、山外水库库区的填埋垃圾是否已清理干净……
近日,泉港区流域河长带着问题,例行开展河湖巡查工作,实地走访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现场、驿坂高速服务区、山外水库等地,对坝头溪、菱溪路口支流和山外水库的水质、水环境、涉河工程、管理保护情况等事项进行巡查。
每到一处,流域河长都仔细察看河流两岸、水库周边的生态情况,并不时与属地河长及相关人员展开热议,共商治水之策。
区级流域河长带头积极履职,做到熟悉河情、精准施策、解决问题,以治水的实效彰显河长作为,为全区37名镇级河长起到了雁头效应。截至今年10月底,区级河长累计巡河近50人次,交办问题26件;镇级河长累计巡河1400余人次,交办问题287件,并已全部办结完成,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难点难题。
其中,针对辖区工业企业违法排放生产污水行为,该区已立案查处3家,责令停产停业1家,因污水违规排放对企业负责人实施行政拘留1起,罚款70万元。与邻县惠安、仙游等地建立跨境河湖治理保护机制,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及时整改跨境流域河湖涉水问题3件。
APP巡河提效率
11月4日,泉港区涂岭镇河道专管员陈文杰,来到自己负责的松园溪岸边,拿出手机,打开“泉港智慧河长”APP,点击“河道巡查”,在接收到GPS信号后,又开始了他一天的“巡河之行”。
陈文杰沿着松园溪一路行走,看到溪水无异常、沿岸干净整洁、溪流畅通没有杂物拥堵、岸边的河长公示牌规范到位,经过巡查未发现有垃圾倾倒和污水排放的现象。他点击“拍摄图片”,拍摄了一张带有河段全景的“自拍”照上传到后台,点击“确定”,最后写完并上传巡河日志便完成了当天对松园溪的巡河工作。
“有了‘泉港智慧河长’APP,现场就能通过手机完成日常的巡河汇报、问题处理等工作,现在巡河比以前方便多了。”完成了一天的巡河工作,陈文杰说。
据泉港区河长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泉港智慧河长”APP用手机打卡巡河,不仅可以通过APP提交巡河中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如实记录河长、河道专管员巡河的时间、轨迹和频率,提高河长制日常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该区42名河长、39名河道专管员已全部安装配发智能巡河终端,将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和智慧河长APP应用到河长制工作中,实现涉水问题清单式管理。区、镇两级河长办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终端接收到河道专管员提交的问题后,就可以开展落地处理,实现线下巡河、线上报告、线下清理的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各级巡河人员已通过手机APP共开展巡河近8200人次,提交问题近600个。
开门治水齐发力
位于南埔镇凤翔田野公园旁的一条小溪流出现轻度黑臭问题,对周边群众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南埔镇人大代表在收集社情民意时,了解到该村的排污管网配套建设还不完善,溪道周边村民日常的生活污水及作坊生产废水,无法及时统一收集处理,而直排到溪流所致。
了解情况后,代表们积极向该镇党委、政府献言献策,提出建议意见,镇人大办、河长办多次组织人员到该河段开展监督履职和爱河、护河宣传劝导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今溪道周边生产作坊搬走了,溪流旁还建设完成了一座日处理量6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得该污染源得到及时整改,小溪流也恢复了昔日的美景。
同时,在代表们的建议下,该镇还计划在凤翔田野公园原有的基础上,借助打通水系、营造水景、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因地制宜打造全区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让群众在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河长”文化,共同参与河长制工作。
发挥人大代表的社会监督作用,让代表们为河长制工作建言献策,是泉港区坚持开门治水的一个缩影。为吸引社会人士广泛参与河长制工作,呈现全民踊跃参与、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近年来,该区持续开展“民间河长”巡河日、“河小禹”“巾帼护河”等专项行动,结合河长制主题宣传活动及日常巡查工作,深入群众宣传和引导公众参与护河、爱河工作,倾听和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水环境问题。
各镇(街道)结合实际,成立了富有当地特色的护河队,开展爱河、护河行动。比如,前黄镇成立了 “巾帼护河队”“红袖章”跨村护河队;后龙镇建立全区首个河长制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基地,将河道生态修复与社区矫正有效衔接;界山镇成立农业企业护河队,劝止农业企业所在河流周边群众违规涉河行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