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画卷 美丽莆田
2019-10-31   作者:林剑波 伊晓燕 许武   来源:福建日报

1.jpg

 东圳水库

2.jpg

莆田涵江区白沙镇坪盘村

3.jpg

绶溪公园

4.jpg

市民在绶溪公园晨练。

近年来,莆田市以木兰溪全流域治理统揽全局,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通过截污、清淤、引水、造景,大到母亲河木兰溪,小到农村沟渠,都列为综合整治对象,创新河长制等多种工作机制,使全市水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莆田因地制宜,实施绿化、花化、彩化、香化提升项目,围绕河道综合整治、公园景区建设、绿道建设、道路广场绿化、苗圃建设、立体绿化、单位小区绿化等园林绿化“七大提升工程”,实施一大批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努力实现“建设美丽莆田,打造宜居港城,创建美丽中国的先行示范区”目标。

综合治理 净化水环境

近日,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选拔结果出炉。根据基础性审核及竞争性评审结果,20个城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作为我省唯一入围城市,莆田成功入选。

据了解,为助推黑臭水体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财政部、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共同组织开展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工作,并给予入选示范城市定额补助。

去年,莆田市有6条建成区黑臭水体被列入住建部清单。该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部门分工明确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莆田市人民政府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及建城区内其他河道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将黑臭水体纳入“河长制”,统筹推进,明确6条黑臭水体河长为县区政府、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治理主体为各县区(管委会)政府,并由各个部门分工合作,理清黑臭水体治理体系。

荔城区有两条黑臭水体,即护城河与下戴河。该区重点从清淤疏浚、河道清障、沿河排污口截污、生态补水等四个方面开展治理。以下戴河为例,从上游附近铺设了一条管道,直径50厘米,长650米,连接到延寿溪,每天从延寿溪抽水约2万立方米入河,进行水体置换。而在下戴河下游附近,也新建了一座20平方米的抽水泵站,从下戴河引水入城,使城区整个水系都活络起来。

与荔城区一样,城厢区也有两条黑臭水体。该区根据水体黑臭的成因和水系水源特点,采取“一河一策”方案,在岸上实施片区雨污分流,在河里彻底清淤,并根据内河发达、老旧小区多的实际情况,在推进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的同时,先行沿河截污,率先摸索出“跨界融合、水陆一体,分片普查、逐个整改,上游分流、下游截流”的雨污分流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模式。

去年,涵江区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在修复和新铺设污水管网、河道清淤、水系连通等工程基础上,还将实施景观工程,打造西河公园、滨水慢行系统,同时提升原有的部分景观,把水美与景美融为一体。

秀屿区有一条黑臭水体,除了清淤之外,该区还设置截污墙,将沿河生活污水收集到管道,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在上游建了一个污水收集池,收集豆制品厂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同时,对顶社河进行生态修复,在下游河岸两侧种植芦苇、翠芦莉、香蒲、蟛蜞菊、遍地黄金等地被,长达500多米,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原则,莆田市政道路同步配建污水管道。2018年,省政府下达莆田市60公里污水管道建设任务,实际完成68公里。

截至2018年底,莆田市建成约1000公里城镇污水管网,建成区污水主干管基本成型联网。市本级及各区污水处理厂也已建设完成,全市4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处理能力达到31.75万吨/日,各区建成区均位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覆盖范围。

2018年6月,莆田市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组织开展的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据2018年度、2019年第一季度现场采样监测结果显示,6条黑臭水体透明度、溶解氧、氨氮、氧化还原点位等四项指标全部符合相关要求。

今年以来,莆田市财政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联动对接,通过专人负责、实时跟踪等方式,精准掌握中央奖补资金拼盘动向及项目评审要求,在项目包装策划、前期手续办理、竞争评选流程上,与国家、省级相关部门无缝衔接,争取资金创历年新高,保障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需求,推进美丽莆田建设。

除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莆田还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木兰溪全流域水质,净化“最美母亲河”。

今年,莆田市印发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工作方案,并对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工作进行会议部署及业务培训,同时结合“莆田市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培训会”,邀请专家对52个乡镇分管领导进行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相关业务的培训。

截至7月底,全市三格化粪池开工36776户,占任务数的52.72%,农村污水治理行动涉及的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工4个(完工1个),开展前期工作的2个,完成污水管网22.73公里。

遍植绿树 造森林之城

延寿溪是木兰溪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仙游县东北部莲花山,全长57公里,下游经涵坝水闸汇入木兰溪,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其流经莆田中心城区的河道位于城东北郊,温润婉约如一条碧绿的绶带,故别称“绶溪”。

从高处俯瞰,荔枝林苍翠欲滴的绶溪片区保留着2000亩上万株荔枝树,这里因而也被称为莆田“城市绿肺”。2010年,《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出炉,莆田大手笔规划65平方公里城市绿心。2011年,位于“绿心之冠”的绶溪公园启动绿心生态修复、绿道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等项目。

绶溪公园围绕“三园二带一中心”思路规划建设,以生态基底保护为基础,以“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为主题,突出生态、文化、休闲特色建设。公园分两期建设,结合延寿溪的河道综合整治和城市绿道建设进行同步规划设计。

如今,绶溪公园成为“刷爆”朋友圈的新“网红”。2017年国际雕塑展,2018年菊花展、梦幻灯光秀,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活动,相继在绶溪公园举行,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全民打卡的“宝藏”公园。

不久前,莆田市市长李建辉带队调研绶溪公园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他指出,绶溪公园片区承载着莆田厚重的历史文化,各级各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历史脉络和村庄肌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招商,培育周边新兴业态,实现片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项目保质保量建成投用,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按照《莆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09—2030年)》的规划要求,莆田构建“一心三区、三廊三湾、山辐水聚、自然成环”的市域绿地系统,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城乡一体的多功能、多效益、完善的城市发展生态网架。近年,结合城市发展新格局,莆田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适当调整,突出强调“一心、二岛、三湾、四水、五山”等自然山水的生态保护。

环城五山和绿心是莆田建设环绿都市的基础,该市始终把保护城市大山水格局作为工作重点。

为保护约112平方公里的绿色大背景,莆田围绕面城一重山——“五山”公园建设(壶公山、凤凰山、天马山、九华山、囊山),落实现有山体保护管理措施,修缮登山步道及入口广场等配套设施,形成生态优先、功能完备、景色宜人、规模庞大的郊野公园群,并根据各山特色,分别定位为森林公园、生态休闲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类型,然后进行保护开发。

为了保护生态绿心,莆田开展《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制定工作,以及《莆田市城市绿心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18年,莆田启动对绿心范围内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对每株树木进行 GPS 定位和数码拍摄,详细记录树种、位置、树龄、胸径、树高、冠幅等信息,调查记录古树名木973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17株,二级古树名木956株,主要以古荔枝树为主。

莆田市以荔枝为魂,以水系为骨,荔林水乡地域特色显著。为传承这一地域特色,莆田市在荔林保护、水系综合整治等方面下足功夫,中心城区荔枝林带、北渠绿道、绶溪公园绿道等项目就是两相结合的特色精品。

截至今年7月,莆田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0.56%、45.01%和15.02平方米,建成绿道达353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生态绿心保护修复项目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去年,莆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随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莆田壶山兰水、“荔林水乡”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形象重要的展示窗口。

纵深推进 乡村更优美

早在2013年,莆田就开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采购了清扫车、清运车、压缩车等一批环卫设备。之后,各县、区、管委会也陆续添置新设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解决?根据全市人口总量测算,莆田市、县两级从财政中安排一定资金,村里每户每年缴交定额的垃圾保洁费用。同时,设立市级考评专项基金,由市财政出资300万元,县级财政各出资100万元,用于奖励环卫保洁工作。此外,各镇村还发动乡贤捐资,筹集资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要先行。2013年8月,莆田以城厢区为试点,推行国有化运作,并成立市属荔盛市容环卫公司,统一处理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在机动车道进行机械化冲洗清扫,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机械清扫和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中心城区精细化保洁作业新模式,即“机洗+机吸+机扫+人工”,提高机械化清扫率。

从2014年开始,莆田实行乡村环卫考评机制,每月随机抽取26个镇街,再从中各抽出2个村子作为评比对象。考评内容以生活垃圾为主,占到八成。每月考评一次,每季度排名一次,然后依据各县、区、管委会排名情况,从市级考评基金和市财政补助资金中,给予相应奖惩。在市级考评的带动下,县、镇两级出台考评办法,自查自纠,形成市县镇三级多元考评体系。

近几年,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莆田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探索出一系列经验做法和示范乡村。

今年以来,莆田下发《莆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开展莆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合督导、整改工作;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莆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清洁行动联合调研指导的通知》,启动工作;出台《莆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工方案》等文件,实行分级负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

莆田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组织动员和帮助农户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数量达到909个。今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年度计划投资1.2亿多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完成率为83.1%。

在“厕所革命”中,莆田优先保障为民办实事的公厕建设,注重统筹协调、上下联动,落实每座公厕有1名领导干部担任“公厕长”,每座公厕有1名监督员、1名保洁员,推行公厕管理标准化,持续提升公共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乡镇公厕20座、农村公厕61座。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2019年莆田计划创建59个省级美丽乡村,其中仙游县24个、荔城区6个、城厢区6个、涵江区10个、秀屿区10个、北岸开发区3个。该市按照2019年省里公布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以共建美丽乡村为抓手,以裸房整治、农村公厕新建改造、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等为重点,指导督促村庄开展整治,统筹推进,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开展村庄建设工作。

截至今年上半年,莆田已下达30个村省级以奖代补资金计1790万元,59个省级美丽乡村新配保洁(管护)人员244个,整治裸房约75栋,整治面积约8943平方米,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8个,拔除清理废旧杆线等约87处。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