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了一夜的大山在曙光中醒来,吴德连和农场的工人们已经采摘好瓜果,送往县城贩卖。
四年前,这条通往山外的路,满是泥泞;这座深山里的村庄,破败不堪。改变,从村里来的第一书记开始。
桥头,福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离县城30公里,常住人口631人。
2014年4月,福建农林大学的张明辉,来到了桥头。一个高校老师,又能给这个村财为零,有14个贫困户的村庄带来多少希望呢?
村民的质疑笼罩着张明辉,身份的转变,让他一时难以适应。摆在面前的,是村民脱贫的头等大事,修路。
道路硬化所需资金235万,从何而来?这对高校来的张明辉来说,显然是天文数字。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张明辉硬着头皮,给出了承诺。
现实的窘境让张明辉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看着烂在深山里的瓜果,看着学生脚上粘着的泥土,想起对村民的承诺,张明辉还是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
2014年7月,项目资金陆续到位,工程队进场,新的村道破土动工。村民积极配合工程队,自发地在家门口修整沟渠、平整路面,全村掀起了一场修路热潮。485个日夜,一条长达3.4公里的水泥路贯穿桥头全境,连接山外,打开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通道。
然而,2016年4月的一天,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场意外突如其来。张明辉不幸被确诊为鼻咽癌。
面对病魔,这个在村民看来,不知疲倦、终日奔波的80后汉子,一夜之间衰老了许多。病情无法拖延,张明辉只能交接了工作,无奈地回了家。拖着病体,张明辉的心里百般牵挂的,却是未完成的三年规划,是桥头的脱贫攻坚。张明辉不顾医生建议,告别家人,提前回到了桥头,只为完成项目验收做最后的冲刺。
山泉小溪流水人家,茶叶枇杷鸟语花香;桥头换了新颜,无房的困难户也住上了新房;洪水不再肆虐,600多亩良田恢复了生产;曾是危房的小学,修缮一新,山里的孩子得以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成长。2017年底,桥头村财收入7.7万元,全员实现脱贫。
任期总有结束的那天,张明辉还是得回到学校,继续当他的老师,但那座大山,那个村庄依然挂在他的心上。